英文動畫片
對于幼兒來說,看動畫片是學語言最好的方式之一。因為動畫片里有真實的語言環境,而且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順應孩子的天性。
苗苗看動畫片的不同階段:
1. 2~3歲:《小烏龜學美語》、《洪恩gogo英語》、《Sesame English》、《Fun for kids》、《Disney English》
2. 3~4歲:《Dora the Explorer》(英文版無字幕第一季和第二季)
3. 5~6歲:《愛麗絲漫游仙境》、《Babie series》(有幾部無字幕)
在孩子不識漢字或識字不多時,可以選擇有或沒有中文字幕的英文版動畫片。隨著孩子漢字識字的增多,應該選擇無中文字幕的英文版動畫片。這樣1) 可以杜絕孩子依賴漢語觀賞的弊端,2) 同時為孩子營造了純英文的語言環境,3) 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我每次在電腦上下載兩到三個動畫片,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她會反復觀看這幾部動畫片,以致于對故事情節爛熟于胸,甚至對一些臺詞也能脫口而出。
此外,為了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我們在苗苗上一年級搬新家之后,就沒有買電視。苗苗每天放學回家后,就是自己寫作業,寫日記,畫畫或看故事書等。
02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中國可為是源遠流長。古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今有梁啟超教子愛國,小平父向子道歉。有關早期教育的書籍更是琳瑯滿目,汗牛充棟。從《卡爾威特的教育》、《蒙臺索利教育法》,到《十年花語》、《哈佛女孩劉亦婷》。
然而,從教20年,閱讀過無數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和文章,與數千家長談論過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也用過各種方法在我家苗苗身上實踐,我強烈地感受到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一次遺憾的試驗。
農民種地可以嘗試不同的肥料,不同的地膜,甚至是不同的種子。如果遇到天災,殃及田苗,還可以重新補種。而家庭教育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以人為對象的試驗,是沒有機會從頭來過的。
當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空前。社會心態浮躁虛榮,人們做事急功近利,體現在家庭教育上就是揠苗助長,甚至是病急亂投醫,最后教育出來的孩子只能是半成品。即使是現在使用“科學”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將會發現自己教子的遺憾。
既然家庭教育是一次遺憾的試驗,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使之接近完美呢?答案是有的,但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說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一次遺憾的試驗的原因的由來。
人們都有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學校教育工作者都有合格的上崗證,而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者——爺爺奶奶和父母卻沒有一人受過專業訓練,更不用說持證上崗了。
所以我建議年輕的父母在決定生兒育女之前先接受早期教育崗前培訓,培訓合格者頒發早期教育資格證書。
可喜的是,現在80后90后父母們已經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并且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己。其實,要想不給自己的家庭教育留下太多的遺憾的唯一方法就是:崗前培訓+取長補短+持之以恒。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不學就會被淘汰,但也不能盲目崇外,應該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即批判地吸收,所謂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需要父母雙方互相配合,持之以恒地完成,至少堅持15年以上,但是做到這一點的父母真的是鳳毛麟角。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這一說法是片面的。然而,中國的現狀卻是,80%以上家庭的母親承擔了家庭教育的重擔,因為父親要工作應酬養家糊口,這就導致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畸形發展。為什么現在的男孩娘娘腔比較多,除了幼兒園的老師絕大多數是女老師之外,母親承擔家庭教育的重任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03
全家總動員
家庭英語啟蒙是一個系統工程,沒有全家的共同參與,單憑父親或母親的一己之力,難免掛一漏萬,顧此失彼。
之所以說英語啟蒙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因為它包含的內容比較多,而且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導致后面內容的銜接困難。
從零歲開始的語感啟蒙,要通過兒歌童謠培養孩子的語音意識、音素意識,用歡快的節奏和韻律,激發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訓練孩子的辨音能力。
在寶貝一歲左右的時候,有三件事情必須納入啟蒙計劃:
第一,TPR親子互動。記得苗苗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已經能夠聽懂一長串英語了。苗爸的主要訓練方法,就是使用TPR教學法,我說英語,苗苗和苗媽一起做動作,孩子發覺很有趣。因為都是生活情景英語,每天都可以重復,所以學起來比較快。
第二,大聲朗讀繪本。在幼兒時期,孩子非常喜歡聽到父母的聲音,對他來說,有一種安全感。大聲朗讀故事,在古今中外,都是備受推崇的啟蒙教育方法。
首先,繪本有精美的圖畫,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父母每天堅持朗讀繪本故事,是培養孩子愛上英文閱讀的基礎。最后,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在小的時候,孩子是通過圖畫來認知事物的,在反復地朗讀過程中,父母需要將朗讀英語故事和動作結合起來,使孩子明白一些單詞的意思。
有些父母英語基礎不好,可以借助點讀筆,或者繪本的配套音頻,逐漸給孩子磨耳朵,熟悉英語的語音和語調,提高辨音能力,積累聽力詞匯。
第三,閃卡游戲。俗話說,“名詞看圖片,動詞TPR”。通過圖片學英語,是符合幼兒的心智發展水平的。閃卡游戲有很多種,其中我家使用比較多的,是我說英語,苗苗和苗媽搶卡片,最后比賽看誰搶的卡片最多。
到了三歲左右,就要開始自然拼讀(phonics)訓練了。國外比較有名的訓練自然拼讀的網站,苗爸推薦使用starfall,內容生動,資料豐富。在有了基礎的自拼知識之后,還需要通過配套的分級讀物來鞏固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將聽力詞匯轉化為閱讀詞匯,使孩子最終走上自主閱讀的道路。
眾所周知,學英語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父母共同參與,以游戲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并且要經常變化花樣,幫助孩子堅持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