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虛擬性很大程度地為青少年提供了構建理想自我,重塑自我的機會,較好地滿足一些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的需求,給青少年帶來片刻的放松,逃避了在現實中必須要面對的壓力,尤其是一些具備社交功能的網癮的發生還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有關。孩子沉迷于游戲怎么辦?
一、沉迷游戲,可視作對現實生活的補償
通過對容易沉迷游戲的孩子研究發現,有4種青少年很容易游戲成癮∶
1、隔代教育下的
2、家庭關系差,親子互動少的
3、家長對子女的游戲行為沒有限制的
4、家庭條件相對稍差的
二、游戲滿足孩子哪些需要
1、玩游戲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2、大腦神經的高速活動能力
3、滿足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
4、體驗到愉悅的情緒
5、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
6、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身處這一時代,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將網絡視為洪水猛獸,在孩子出現波動時不要歸咎于網絡沉迷,也不要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
作為家長首先應確立客觀的態度,正視孩子出現的網絡沉迷現象,并做成因分析,要知道,我們的對手不是孩子,而是和游戲爭孩子!因此,滿足孩子的需求至關重要。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滿足孩子的需要呢?我歸納如下:

1、好奇心個性化
2、尊重的需要
3、社交歸屬要求
4、釋放情緒和攻擊性
5、對抗和冒險的需求
6、及時正向反饋
7、成就感和價值感
四、建立規則,避免游戲成癮
1、建立多維度自我價值評價體系,不要唯分數論。
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嘗試健康有益的線下體育活動和娛樂活動,增強青少年的現實感,減少網絡所帶來的虛擬感,來轉移孩子對網絡的注意力和依賴感,發現和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滿足其心理發展的綜合需要。
2、建立家庭規則,并溫和而堅定地支持
在孩子接觸網游之初,父母需制定網絡使用規則,明確網絡使用的時間、內容、形式、場合等并嚴格執行,引導、協助孩子建立起良好、規范的網絡使用行為習慣。
3、要強化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
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如果家長管理不好自己的網絡行為,那么孩子的網絡沉迷問題也會隨之加劇。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孩子提供支持
家長應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嚴格自律,遠離網絡和其他分心的事務,專心于孩子的需要,努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5、訓練孩子的自控力,適當采取“延時滿足”
在孩子接觸游戲之前,家長應當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游戲,同時要進行協商、引導,并訂立規矩,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現主動性和自制力。
精彩刺激的畫面、變化無窮的情節、操縱一切的快感,網絡游戲里的世界,對于好奇心強、自制力弱的青少年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幫助孩子走出網絡游戲的泥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