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造學習的氛圍
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發展速度與興趣不一,因此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告訴父母何時讓孩子學習最適當。但我們可以先預備一個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如家中要有書房、書柜,父母在家有學習的習慣(許多不愛學習的孩子是因為父母也不愛學習),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有上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經驗,或者有上書店看書的習慣,愛護圖書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景中,自然也會形成對書、對學習的正面態度。
2.選擇適合兒童的讀物
許多兒童讀物具有文學性、教育性,有生動的描述或有可愛的插圖,卻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孩子。為孩子選擇讀物時,除考慮印刷的品質、價格外,還要配合他們的發展。3-6歲的孩子可從童詩、歌謠、童話等中選擇,故事內容可稍長,插圖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為它具有說明的作用,對于此年齡的孩子來說,真正吸引他們的是圖書的部分。
3.多和孩子一起閱讀
家長在家要多和孩子一起學習。對幼兒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和他們一起進入到圖畫書的世界。床邊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許多幼兒可能都有這種睡覺前聽故事,再帶著無限的想象進入夢中的經驗。念故事時坐在孩子身邊或摟著他,這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間親密的感情,更是奠定孩子喜愛閱讀的開始。
講故事要滿足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對喜歡的故事,會要求父母重復地說或念,家長有時會不耐煩,或者擔心只愛一個故事,所知范圍有限。其實沒關系,還是可以在相同的故事中作些變化,如讓孩子說故事給我們聽,或想想不同的過程以及可能的結局,讓孩子說說聽過這么多遍后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當孩子沒有興趣,坐不住,不想聽故事或一起看書時,沒有必要一定要把書念完,可以暫擱一旁,或再挑一本吸引人的書念。孩子有好的表現時鼓勵她,失去注意力時也要有耐心,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因為他有可能成熟度還不夠,或者繪本的內容超過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等等!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