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經常會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文章,夫妻倆都是985名校畢業,可是孩子卻是不折不扣的學渣,經常不及格,這著實很讓人費解,甚至有的網友開玩笑“是不是在醫院時孩子抱錯了?”
例如一對高學歷名校畢業的夫妻,父親是985工科大學的博士,母親是985高校畢業的碩士,并且夫妻生活和睦,工作穩定,后來這位在二十七歲時生下了寶寶。
按常理來說,這個孩子應該也是學習優異乖巧懂事的,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個孩子在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都不理想,甚至常常倒數。
這位媽媽為了能實時跟進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還特意在家學習各種教學資料,為了孩子放學后能更好的輔導他,可是即使這樣付出,孩子的成績依然不理想。
這樣的事例如今也很常見,這確實讓人想不通,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生來打洞。無論是按照基因的遺傳規律還是說受家庭氛圍影響,學霸的孩子都應該是比較聰明,善于學習的。985夫妻生出學渣兒子,關于孩子學習的三個“真相”,你了解嗎?
真相一:并不是努力,學習就一定可以好
天賦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會有回報,其實努力了,學習也不一定能變好。
高爾頓曾提出了這樣一則理論:父母的某些極端特征不會完全地遺傳給后代,下一代的這項特征可能會慢慢向平均值差不多。
這個在遺傳上也被稱為均值回歸。這里的“某些極端特征”就適用于985夫妻的學習天賦,他們的孩子的這項特征可能就是向平均值靠近了,就沒有了學習上的天賦,學習能力比較平庸。
后來這對夫妻開始接受了孩子在學習上的平庸,開始變得沒有那么焦慮了,不再和其他家長比較孩子的學習成績,慢慢開始發現孩子身上其他的閃光點,也開始支持孩子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其實人生不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可以走。
真相二:即便是高材生,也可能最終碌碌無為
還有就是希望家長們能夠認清孩子即使是高材生,也可能最終碌碌無為。確實如此,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新聞,985高校畢業生選擇送外賣,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而且現在國家和社會也開始倡導要打破唯學歷論,所以家長們也不要死抓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注重孩子的全方位發展。
家長務必不要讓孩子成為只會學習的“書呆子”,社會上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只會學習也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不懂得如何獨立生存。
真相三:善于發揮孩子的長處,更容易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根據相關文章報道,其實學習差的孩子在學習上花的時間不比其他孩子少,相反花的時間是更多的,可天賦這個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過他們在別的方面可能是更擅長的。
有的孩子擅長唱歌,有的孩子擅長跳舞,而有的孩子可能更擅長運動,人人都是有閃光點的,
家長們應該靜下心來去觀察孩子的閃光點,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畢竟成績不是唯一的指標。
家長們可以一開始讓孩子全方位的發展,多多觀察孩子適合什么,同時也要問問孩子喜歡什么,畢竟興趣也是很重要的,讓孩子主動去選擇,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孩子的特長。
而且現在不僅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特色發展,學校也應該重視起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現在很多的國際學校就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個性化,重視孩子的特長愛好,會提前劃分好選修課程板塊,還有社團種類,然后鼓勵孩子主動選擇直接感興趣的課程。
只有家長和學校都重視孩子的個性化發展,警惕唯成績論,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自己擅長領域發光發熱。
不管到了多大年紀,大家都要不斷學習
上面這些,是你不得不需要認清的三個“真相”,可以看出順其自然很重要。
當然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忽視學習,這個學習說的不只是書本上的學習,也是生活中的學習,在學校里書本上的學習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以幫助他們走進更好的高校,為將來就業打好基礎;
課外的學習,是要找到孩子的特長和愛好,讓他將來可以有個一技之長;生活中的學習,是說要學習為人處事,要如何更好的與人溝通。
正所謂學到老活到老,無論到了多大年紀,也都應該保持一顆熱愛學習的心。進入公司企業后也應當繼續學,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要學習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應該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比如家長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打游戲,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家長們可以在下班之后,輔導孩子做作業,和孩子一起學習,做完作業之余,陪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這樣也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鍛煉的邏輯思維能力。
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也要注重觀察孩子情緒,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要覺得孩子小,他的想法就不重要。其實小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也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家長也要多加留意,爭取既做好父母的角色,也可以爭當朋友老師的角色。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