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耍中學習,我是不是覺得自己聽錯了?
學習是一件多么嚴肅、認真,令人孜孜以求的事情,怎么能和輕松隨意地玩耍,混為一談呢?
其實,學和玩,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包容和轉化的,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玩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它的目的就是消遣和樂趣。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興趣,抱著輕松的態度,一切都可以玩:玩數學,玩吉他,玩圍棋,玩籃球,玩昆蟲,玩手工………
而一旦你是被迫的,不樂意的,那些好玩的數學、吉他、圍棋、籃球,就統統成了外界派來的學習任務,馬上就變得枯燥和無聊了。
所以,學習不是單單只有這一種方式一嚴肅的認真的、刻板的,而可以是多元的,豐富的十足的。
如果能在學習中加入點玩耍精神,鼓勵孩子發揮好奇心,做不同的嘗試,多與同伴合作,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那么,在玩耍中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呢?
我們舉個例子,讓幼兒園2個大班的孩子,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學習《冬眠的松鼠》這一課。
在第一個班里,孩子們被要求填一個表格,數一數或猜一猜籃子里有幾個堅果,或者給松鼠的毛涂上顏色。
在第二個班里,孩子們會先聽一個松鼠的故事,然后回答老師提的幾個問題:為什么松鼠要儲存堅果?為什么松鼠會長毛?
緊接著,孩子們會一起合作,搭建松鼠冬眠的房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學習了算術、生物以及工程學的一些概念,還學會了和同伴合作,如何傾聽別人,并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當然,第一個班的課堂會很安靜,而孩子們只是參與了一個單純的任務,填表格或者涂顏色。而在第二個班里,可能會很吵鬧,但孩子們進行著有意義的多種互動。
你覺得哪個班的學習方式更好呢?
你的選擇肯定和我一樣◇第ニ個班的學習過程更有趣,孩子們在玩耍中就完成了學習,而且學得更豐富、更深入。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怎么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學習,既讓學習過程變得好玩,又讓學習成果變得豐富。
3個方法,幫助不同年齡的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學習,這個過程并沒有你想得那么復雜和專業。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我提供了相應的3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對于0-3歲的孩子,引導他進行自主開放性地玩耍,進入自由探索的學習狀態。
你家孩子如果在玩一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玩水、玩沙子、玩積木,是不是會玩很久還會很投入?如果被你打斷了,還會發脾氣。
因為這樣自主地玩耍的過程,本身就會激勵孩子持續地投入,而且快樂的體驗也會保持很久。而且小孩子,天生就是通過玩耍來學習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孩子通過玩耍,都學到了什么?
一是:發現。比如,孩子在太陽底下,用水在地上畫畫,發現原來水會蒸發掉。
二是:創造。對于一兩歲的孩子,畫一些圓圈就是他們的杰作。
三是:即興發揮。當孩子拿起一根小樹枝當畫筆,在地上涂涂畫畫。與其說這是畫筆,不如說這是他的魔法棒。即興發揮是非常有趣而且重要的,是在學習用身邊的東西適應環境。
四是:社交。當幾個孩子一起玩沙子時,他們就在學習如何合作:怎么提出要求加入這個群體,怎么熟悉規則,怎么把游戲持續玩下去。
上述這些玩法,都是主動和開放性的。對小孩子來講,在這兩個前提下,玩和學的界限其實已經不存在了。換句話說,此時,玩耍就是學習。
那什么是“主動的玩”和“開放性的玩”呢?
“主動的玩”:就是自發自愿的,不是被迫的,孩子才有興趣玩,才是真正的玩。
“開放性的玩”:顧名思義,就是玩法很開放。孩子在玩的時候,有多種可能性,比如玩水、涂鴉、玩沙子、玩積木、玩彩泥………這些開放性的玩具和玩法,都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激發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實,玩具不一定都要買,家里的很多東西瞬間就能變成玩具,而且恰恰就是開放性的,比如紙巾,小孩子都特別喜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家孩子肯定也玩過,就是浪費點紙,比買玩具省錢多了。
還有瓶子、瓶蓋、紙袋、紙箱、襪子、圍巾………只要保證安全,對小孩子來說,這些都是特別好玩的開放式玩具。
我們之前提到過“無干擾空間”,這個空間的設立,也是在引導孩子自主開放性地玩。因為在這個空間內,孩子可以自由地、不受干擾地、持續地玩,他可以選擇玩什么,什么時間玩,玩多久……
這個空間的使用,和蒙特梭利所倡導的“工作狀態”是一致的。孩子在這樣的狀態中玩時,不僅進入了自由探索的學習狀態,還很有可能享受到了“心流”。
心流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你肯定體會過:在極度專注時,完全沉浸其中,效率和創造カ大幅提高,讓你忘了時間、忘了饑餓、忘了周圍的一切。
你家孩子肯定也體驗過“心流”,我一說你就知道了——在海邊挖沙子、一挖一整天,旁若無人……
你以為孩子就是在玩沙子,其實他已然進入了自由探索的狀態:學習空間,學習設計,并任由想象力的馳騁………
哦,原來是一位未來的建筑設計師,正在學習和鍛煉各種技能,千萬不要打擾他喲!
第二個方法是:對于3-6歲的孩子,多和同伴一起玩“角色扮演”等自創性游戲。
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特別喜歡玩“角色扮演”等自創性游戲。這對孩子的各種能力非常有益,可以說是他們心理發展的里程碑。
為什么呢?像“角色扮演”這一類的自創性的集體游戲,玩法和規則是孩子自己創建的,僅此一點就很有創造性和挑戰性。而且,在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溝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遵守規則的能力,還提高了社交技能。
在這樣的游戲中,孩子可以把同樣的物品想象成不同的道具,比如一根木棍,握在手上可以是一把劍,跨坐在上面就變成了一匹馬………一段管子,可以是醫生的聽診器,也可以是一條蛇………
這類游戲顯然也具備了主動和開放的特點,還創意十足,變化無窮。孩子在這樣的游戲中,感覺自己一下子變得強大有力,特別有成就感。
玩角色扮演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挺復雜的,就像設計和排演一場舞臺劇一樣,它的樂趣就在于對話、想象、創建和排演的過程,還可以模仿成人,扮演各種形象:女王、醫生、明星、海盜、牛仔………
我女兒之前處在這個年齡段,非常喜歡玩角色扮演。一到周末,我家的客廳就是排練廳加舞臺。小伙伴一來四五個,玩的內容多種多樣:一場時裝秀、一臺急診手術、一個救火現場、一次海上航行……
他們玩的時候,我就去忙自己的事情,頂多被要求當觀眾,膜拜一下他們的創意和表演。
印象最深的一場演出是:四個孩子開一家精品店,我就安靜地旁觀了整個過程,但其中的復雜和趣味,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準備階段,4個孩子要分配角色,送貨員、收銀員和顧客,一開始都想當老板,爭得不可開交,最后用抓鬮的方式,確定了各自的角色。
然后選擇喜歡的貨物,是珠寶首飾、化妝品,還是衣服鞋帽?柜臺如何設計?怎么陳列更好看?是寫個標簽還是畫個插圖………
一次又一次的討論,甚至是爭吵,我都保持冷眼旁觀,但所幸他們常在一起玩,最終總有解決方案。
精品店終于開張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招攬生意、詢問價格、介紹商品、討價還價、收款、包裝.……
你看,一個小小的游戲竟然包含了如此多的環節和技能:計劃、分類、整理、空間推理、算術、表達、書寫、想象力、合作能力、輪流的意識、規則的制定和遵守、沖突的解決、交易的原則、金錢的概念…………
你覺得這是玩耍還是學習呢?是不是很難分清楚。而且,孩子總是對自己創建的類似游戲格外熱情,樂此不疲。
此外,孩子們在這樣的游戲中,甚至還學會了“換位思考”。其實,“換位思考”對孩子來說比較難理解,但在玩的時候,他們需要同時思考自己和對方的反應,體會別人的想法和心情,這對他們未來的交往大有好處。
這里敲一下黑板,提醒你注意:孩子們玩的時候,你最好也和我一樣,盡量不介入其中。這樣孩子們會玩得更盡興,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出現問題或者沖突,都盡量由他們自行解決,這樣才能把玩耍過程升級為學習過程,讓孩子們的收獲更為豐富。
第三個方法是:對于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在學習中加點玩耍思維,引導孩子在興趣中發現和解決問題。
孩子上學以后,在了解他的學習困難和興趣之后,父母們可以利用一下自己的優勢和特點,給孩子的學習加點玩耍思維,比如小創意、玩具或道具的使用,幫助孩子用輕松的態度,面對學習。
鄰居家的小男孩8歲,她媽媽是位數學老師。最近她發現兒子正在學數的大小,但孩子沒學會。周末,她就組織兒子和他小伙伴,共6個孩子,用一副紙牌玩了個游戲一﹣“比大小”。
先把6個孩子分成兩隊,藍隊和紅隊,每隊派一個代表先抽紙牌。每抽出一張紙牌,比如“6”,就問他的隊友:是放在百位?十位?還是個位?孩子們聰明極了,很快就發現了訣竅:789最好放百位上,456放十位上,123放個位上…
設計這個游戲的本意,是讓孩子學會比較數的大小,但沒想到他們有了新發現:如果藍隊已經在百位上放了一個“9”,而紅隊抽出來一個“8”,這個“8”應該往哪兒放?多數孩子說就放在百位上,有個孩子竟然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的百位已經是9了,我們放8肯定輸了,所以應該放在十位上。現在只能押寶,要是能再抽出一個“9”,我們就贏了………
一場數學游戲玩下來,孩子們可開心了。不僅把數的大小學得非常透徹,而且還體會了一把更高級的一博弈技能。
生活中,可以給學習增加點趣味的東西很多,比如各種棋牌、樂高、易拉罐、乒乓球…………都可以成為鍛煉孩子數學思維、藝術思維的小道具。當然,好點子是最重要的。
我有個朋友原來是位雜志主編,她兒子小學二年級之后的每個假期,她都幫孩子完成一個小課題。課題的內容都是孩子在一段時間內,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博物館、北京的胡同、古錢幣、網球、印象派繪畫………一到假期,孩子就開啟了邊玩邊學的模式:四處搜集資料,拍照片,寫文稿,找業內人士交流…………媽媽則負責后勤、人脈和資金支持,并兼做編輯。最后把兒子的課題成果,做成一本雜志,印刷出來,分送給孩子的老師和好朋友。
后來,這個孩子各方面都發展得很好:英語流利,喜歡歷史,酷愛網球,還是各大比賽的活躍分子……….
因為邊玩邊學和自我探索的過程,提升的不僅僅是學習能力,還有內驅力、自信心、社交技能以及心胸和視野…….
本次分享要點
親愛的友友們,看到這里,你知道怎么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學習了嗎?我們再一起回顧一下。
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我們提供了相應的3個方法:
1、3歲以內的孩子,要讓他們進行主動的開放性的玩耍,比如玩水、玩沙子、搭積木等,都能更好地培養創造性思維。
2、對于3-6歲的孩子,要鼓勵他們多和同伴一起玩“角色扮演”等自創性的游戲,可以學習語言、社交、創造力等多方面的技能。需要提醒的是,盡量不介入孩子的玩耍過程。
3、孩子上學以后,則需要你利用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想一些好點子,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增加玩耍思維和創意。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