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初中化學金屬知識點整理)
知識點總結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
2.H前金屬可以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H后的金屬不能;且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與酸反應的速率越大。
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K、Ca、Na不能把后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常見考法
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金屬的性質,金屬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而歸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而言,考查的力度要大得多。可以是選擇、填空、探究等題型,考查內容有金屬的除雜、氣體的制備、質量的變化等。
誤區提醒
1、金屬與鹽溶液反應:
①參加反應的金屬的活動性必須強于鹽中的金屬。
②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溶于水。避免寫出下列錯誤的化學方程式:
Fe+CuCO3=FeCO3+Cu Cu+2AgCl=CuCl2+2Ag
③參加反應的金屬不能為鉀鈣鈉。如把鈉放入CuSO4溶液中,發生的反應不是 2Na+CuSO4=Na2SO4+Cu 而是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典型例題】
例1. 鐵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金屬。下列有關鐵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鐵制成鐵合金可以改善金屬的機械性能
B. 可用鐵桶配制及儲存農藥波爾多液
C. 用鐵鍋炒茶可使其中增加微量元素
D. 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可以制備亞鐵鹽
解析:
鐵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原材料。本題的目的是考查鐵的性質。結合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純鐵質軟,而其合金的硬度較大,這就使鐵的性能得到了改善;由于鐵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從而使波爾多液失效,所以我們不能用鐵桶來配制和盛放波爾多液;在用鐵鍋炒茶的過程中,由于機械摩擦力的作用會使一些鐵的微小顆粒混入茶中,增加了鐵這一微量元素的含量;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分別生成氯化亞鐵和硫酸亞鐵,在這兩種物質中,鐵都顯+2價,它們都屬于亞鐵鹽。
答案:B
例2: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跟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以鐵為研究對象,仿照圖中實例在框圖處填寫物質的化學式(所填寫的反應物不屬同一類別的物質,生成物必須填寫鐵的化合物)
(2)實驗室中要除去細碎銅屑中的少量鐵屑,請用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將其除去。(只用簡單的原理描述即可)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鐵的性質。作為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單質,鐵能夠和氧氣等非金屬單質、稀酸及某些鹽溶液發生反應。
應當注意的是,鐵參與的置換反應都生成亞鐵鹽,如鐵與稀硫酸的反應是:Fe+H2SO4 =FeSO4 +H2↑。
在解答第(1)問時必須按照題后括號內的要求,緊密結合物質分類的知識加以填空。
鐵和銅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上都有著較大的區別,運用這些性質上的差異,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將二者加以分離或把作為雜質的其中一種物質除去。必須注意,除雜和分離無論在目的還是在方法步驟上都有著一定的區別,除雜只需把雜質除掉即可,而分離則需要保證各成分保持其原來的數量和性質。
答案:(1)A:HCl;B:FeCl2;C:CuSO4;D:FeSO4(其它符合題意的答案均可)。(2)物理方法:用一塊磁鐵把銅屑中少量的鐵屑吸引出來。 化學方法:用鹽酸或稀硫酸酸洗后過濾。
例3. 為驗證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是( )
A. 銅、氯化亞鐵溶液、氯化鎂溶液
B. 鐵、銅、氯化鎂溶液
C. 鎂、氯化銅溶液、硫酸亞鐵溶液
D. 鐵、硫酸銅溶液、氯化鎂溶液
解析:
不同金屬的活動性是不相同的。通常來說,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二:一是看金屬與稀酸是否發生反應及反應的快慢程度,能與稀酸反應的金屬一定比不能與酸反應的金屬活潑,與酸反應劇烈的金屬較與酸反應不劇烈的金屬活潑性要強;二是利用一種金屬與另一種金屬的鹽溶液是否能夠發生反應,如果該金屬能將另一種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則其活動性就比另一種金屬強。因此,要驗證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應當是鐵、硫酸銅溶液、氯化鎂溶液。
答案:D
例4. 將一個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將足量的鐵粉投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觀察到鐵粉表面有 色物質析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塑料小球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跟原來相比 (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解析:
這是一道理化綜合應用題。首先,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排在銅的前面,所以它能將硫酸銅中的銅置換出來生成紅色的銅,同時溶液顏色也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其次,由于生成的硫酸亞鐵質量小于參加反應的硫酸銅的質量,因而形成的溶液的密度小于原溶液的密度,塑料小球所受浮力將會變小,故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跟原來相比變大了。
答案:紅;Fe + CuSO4=FeSO4 + Cu;變大
例5. 將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及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則在濾液中( )
A. 只有硝酸鋅和水 B. 一定有硝酸鋅和硝酸亞鐵
C. 一定沒有硝酸銀 D. 一定沒有硝酸銅
解析: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上,鐵排在鋅的后邊,銅、銀的前面。所以,鐵不能和硝酸鋅反應,根據題意,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說明濾渣中沒有鐵,硝酸銅和硝酸銀是過量的,也可能是剛好和鐵反應。則濾液中肯定存在的是硝酸鋅和硝酸亞鐵。
答案:B
例6. 設計一個方案,來判斷三種金屬Zn,Cu,Ag的活動性順序。
解析:
可根據金屬能否置換出酸中的氫生成氫氣,以及一種金屬能否將另一種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的原理,來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
答案:(1)先將三種金屬分別放入稀硫酸(或鹽酸)中,Zn能和酸反應產生氫氣,而Cu、Ag不能和酸反應,再把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可看到銅絲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的銀,而銀片放入硝酸銅(或氯化銅、硫酸銅)溶液中無現象,可知三者的活動性由強到弱是 Zn,Cu,Ag
(2)也可以將鋅片和銀片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例7. 在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的左、右兩盤中放上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足量的稀鹽酸,然后向左、右盤上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鈉、鎂,反應結束后,則天平指針的變化情況是( )
A. 一直偏左 B. 一直偏右
C. 先偏向左、后偏向右 D. 先偏向右、后偏向左
解析:
由于鈉比鎂活潑,鈉先反應結束,所以,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左盤質量比右盤質量小,指針偏向右側,根據化學方程式得:相同質量的鈉、鎂同足量的稀鹽酸反應,鎂生成的氫氣多,故反應結束后,天平的右盤質量小于左盤質量,指針又偏向左側。
答案:D
學之道——善學者,事半而功倍,又從而悅之;不善學者,事倍而功半,又從而厭之。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