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后如何和孩子溝通(小孩子考試成績差應該怎樣跟他溝通)
幾乎沒有孩子不想學好,也沒有孩子不想考好。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大部分地區,期末考試成績已經公布,各家孩子的成績也不盡相同。寒假已至,家長們見面問的最多的是“你家孩子期末考試考的怎么樣?”“孩子考了多少分啊?”
當然,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部分小學已經不再評分和排名,可對于中學生來講,學校進行期末評分是在所難免的。不得不承認,考試是孩子一段時間學習狀態的晴雨表。而家長關心孩子的成績是正常的現象。在家長了解孩子成績之后,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只要孩子考得不是滿分,家長就會有所抱怨。比如孩子考了59分,家長會抱怨孩子為什么不能考及格,當孩子考了80分,家長抱怨孩子為什么不能再考好一些,即便孩子考了99分,家長也會問孩子差一分就滿分了,為什么不能考滿分。
第一,家長不要用“一分”作為衡量成績好壞的單位,應該由關注“分”轉變為關注“人”。
第二,家長要關注自家孩子的進步,而不是將自家孩子與他人進行比較。
第三,家長在得知孩子的成績之后,不要急于去指責孩子,而是要學著認可孩子。幾乎沒有孩子不想學好,也沒有孩子不想考好。
第四,家長要注重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之前能考到90分,但這次就考了70分,這個時候,家長不妨問問孩子是什么感受,借機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再幫孩子分析沒考好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去質問孩子為什么沒考好。
第五,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成績的事實,緊接著冷靜地、具體地分析,可以運用SK試卷分析法,比如語文沒考好,要分析是因為能力原因沒考好,還是知識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知識層面是否掌握牢固,忽略了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當然,能力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提升的。
針對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期末成績,許多家長也表述了自己的疑惑,針對家長們的疑惑,理清老師也做了針對性地、具體且系統的回答。
家長問:我的孩子上小學,平時學習的時候,他感覺自己什么都掌握了,覺得自己什么都會,可是到考試的時候,就會出錯。我看到這樣的考試結果,就會很急躁,有時候也會批評孩子不認真、馬虎,這種情況是什么原因?
老師解答:孩子有疏忽的時候,這主要是因為孩子能力訓練不足造成的。而家長對孩子的評判“馬虎”“不認真”,其實是家長沒有給到孩子實際的、精細的支持。
孩子馬虎的問題,其實這個現象很常見,我們以數學計算為例子,如果孩子訓練多了,簡單地加減法張口就來,很難出錯,這主要是訓練熟練,形成了肌肉記憶。如果孩子說自己平時都會,但是考試做錯了,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輸出能力差,那這個時候,家長平時在幫孩子復習的時候,應該多讓他去輸出。還一種方式,就是運用費曼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就是讓孩子將自己掌握不好的內容講出來。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講,這個方法是不錯的方法。對待孩子的成績,我覺得家長還是要放平心態。如果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一定要客觀冷靜地分析。
家長問:我家孩子7歲剛上一年級,因為學校現在不公布成績,所以我們在成績方面也沒有參照。但是我發現,最近孩子無論跟誰玩兒,都喜歡比。比如和哥哥、姐姐去海邊撿貝殼,看到別人撿到漂亮的,他就要。他什么都要爭第一,當不上第一,他就會很傷心。作為家長,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老師解答:首先,孩子有好勝之心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怎么推,都不愿意去競爭,而有的孩子就喜歡競爭,因此,家長要知道這是一件好事。其次,如果他跟比自己大的孩子比,就是因為他愿意去變得更好,但是此時,他能力還不足,所以他會受挫,這個時候你要跟孩子講明白,他比自己小的孩子已經強多了,讓孩子接受現在“比”的結果。再者,要讓孩子具備這些能力,比如告訴孩子,你看你才7歲,就能做9歲姐姐做的事情了,要給孩子這種信心。最后,家長可以給孩子出眾的機會,如果次次孩子“比不過”他人,就會磋傷他的自信心。
家長問:我家孩子上了初一,但是成績方面沒有大的發展,有些科目成績不好,比如歷史,那我怎么幫孩子提升歷史成績呢?
老師解答:歷史肯定是一個偏文科的學科,我們作為教育者會發現,如果歷史、地理、政治,這樣的學科學不好的話,那首先要考慮一個問題,即在小的時候,孩子在文史哲方面的閱讀量是不夠的。到了初中之后,初中的歷史課本大概就是200頁,再加上圖,如果從頭到尾朗讀一遍的話,大概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讀完,可想而知,它的知識含量其實不算多。如果從記憶本身來講,一些基礎的知識點其實很簡單,多背誦幾遍基本上就能解決問題。有的孩子對于時間概念不清楚,比如公元前、公元等,這主要是在小學階段閱讀量不夠造成的。如果孩子閱讀量達到了,他會知道朝代與朝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是有聯系的。因此,日常可以增加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閱讀量。
家長問:我家孩子上高一,期末考試之后,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做哪些事情呢?
老師解答:家長借著期末成績出來的時機,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做全科規劃、做目標、做行動,之前我們講過全科規劃思維導圖。高考是指揮棒,家長要如何結合新高考政策,做好學業規劃。規劃要趁早。不管是走國際路線還是國內高考,都要了解相關的政策。比如像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首先我們孩子學習力要好,成績要高,成績是敲門磚。再者,孩子在高一的時候,家長都要去做選科規劃,與職業規劃相結合,看“組合拳”怎么打。家長要了解學校、了解專業,以及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的全面的了解,您的信息掌握得越多,你的鑒別力就越高,家長突破自我,才能助力到孩子的成長。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成績多半已經公布。此時,家長要透過表象的分數去分析孩子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幫孩子制定合理的寒假計劃,揚長補短。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這次成績不放,指責孩子、抱怨孩子。每個孩子都希望考好,家長能做的就是平常心對待,并找到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或成績優異的竅門,從實際行動上助力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