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如何讓孩子愛上學(怎樣引導小孩愛上學)
一、 激發孩子動力。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1、 從小引導孩子樹立夢想。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是現在想未來的事,夢想就是一種讓人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是人生的目標,夢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夢想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夢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要有自己的夢想,盡管有的夢想不一定會實現,但一定要敢于去想。如果想都不敢去“想”,那便只是“夢”了!
因為有了光明的夢想,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19世紀初,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但是,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火災。愛迪生為了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解放出來,決心制作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發明電燈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才制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小時。后來他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制作方法,終于發明出用鎢絲作為燈絲,一直使用到現在。電燈的發明將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極大程度地方便了生活,同時也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再日落而息。促進了各產業的生產效率及工作時間,加速了各類工業、服務業的發展。為人類進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因為有了飛翔的夢想,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因為有了探索宇宙的夢想,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從太空看到地球的人。
2、 父母的鼓勵、認同非常重要。
高中畢業,比爾蓋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法律專業,父母非常希望他能像父親一樣將來做一名律師。事實上,蓋茨在大學的興趣仍然放在電腦上,有時為設計一款軟件程序通宵達旦。電腦仿佛有一股魔力把他僅僅拽住,他不想在法律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他準備輟學,走創業之路。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開始,父母不理解、不同意,但他把自己的宏偉理想與迫切心情一一告訴父母,父母終于被他的敘述打動了,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同意他輟學創業。那年,蓋茨21歲,離開象牙塔,走進創業園。
正是這不同尋常的抉擇,讓他先人一步踏上軟件設計的征途,由此拉開令世界為之矚目偉大創業的序幕!
比爾蓋茨的成功有他自己的努力奮斗,更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才有了今天的微軟。
3、 自我認同。
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在他讀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并不好,所以,小學并沒有拿到畢業證書,只是拿到一張修業證書。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課還是經過補考才及格的,所以,同學們都譏笑他,叫他是“廢物”。
同學們的嘲諷并沒有讓他失去信心,反而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數學。有了自信心,就感覺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別人學一個小時,他就學兩個小時,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自我暗示非常重要,一定要覺得自己行,一定行,相信自己一定行就是無窮的力量!
二、 學習能力的培養。
1、 刻意練習。
● 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能力的提升是刻意練習的結果。認定一件事,就要認認真真反復去做,直到把它做好才行。
2、 堅持。
● 真正的努力就是不間斷地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一件事堅持久了就成功了。
3、調整心態。
● 擁有一顆平常心,一個好心態,允許孩子做一個普通人,允許孩子很平常,讓孩子做自己,沒必要和別人家孩子比。
三、 學習毅力的培養。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一陣子的事。學習要先確定目標、限制做事時間、做事質量,每天堅持做下去。
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條件優越了,孩子需要的東西父母無條件地滿足,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孩子就不會珍惜,孩子沒有毅力的原因就是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吃苦,在該努力的年齡卻選擇安逸。
家長最頭疼的問題是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甚至不喜歡學習。背后原因很多,作為父母,我們可否把盯著孩子的目光轉移一下,反醒一下自己,在引領孩子前行的路上是否方法正確?是否需要自我成長?在要求孩子做計劃、定目標的同時,自己也是否該以身作則做一個年度計劃,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家長的因材施教和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遠比說教有效,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合適的教育。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