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怎么幫助孩子戒網癮)
孩子上網成癮是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是親子關系惡化的催化劑,是孩子價值觀扭曲的直接誘因,也是孩子厭學、輟學的無情推手。要幫助孩子戒除網癮,我們先要弄清網癮的本質,網癮究竟是什么?我把它歸納為下面幾點:
戒除網癮?目前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種,第一種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沉迷網癮,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夠了,自己醒過來,但要等半年,1年,3年,5年,不知道?第二種是送孩子去封閉網癮學校3-12個月,但家長先要確定孩子從網癮學校回來后再次接觸網絡沉迷進去怎么辦?第三種是家長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每天在正常的上學,正常的完成作業,正常的作息基礎上,每天有邊界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來的改善孩子網癮方案,可找我們獲取戒除網癮的6個步驟資料。
一、網癮是孩子對錯誤家教方式的一種抗爭手段;
二、網癮是孩子丟掉理想信念后精神寄托的另一種方式;
三、網癮是孩子渴望被認可、追求成就感的非理性選擇;
四、網癮是孩子精神長期壓抑后的一種心理宣泄。
下面就網癮的幾個特點,和家長朋友們深入探討,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個特點:網癮是孩子對錯誤家教方式的一種抗爭手段;
父母是和孩子接觸最早、接觸時間最長的人,故而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父母的家教方式對孩子有著深入骨髓的影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孩子上網成癮這件事,說明父母的家教方式一定不科學,一定需要改進。正確的觀點應該是,進入互聯網時代,父母應該與時俱進,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再說父母改變自己、提升自我,一點也不吃虧。歸納起來,提高素質,是真愛孩子的表現、是為自己人生加分的舉措、是給自己生命點贊的行為。父母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的深入變革,家庭教育的本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孩子面臨嶄新的課題。家長還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老掉牙的家教方式來教育新時代的孩子,孩子要不出現問題才不正常呢!大量實踐告訴我們,缺乏素養的父母,影響不到孩子,只有父母擁有的東西,才能給到孩子。一位專家呼吁,沒有哪個時代比當今時代發展更快了,沒有哪個時代的父母比當代父母更需要學習、成長了。所以,認真學習,提升自我、讀懂孩子、讀懂人性、讀懂新時代的教育,應該是當代父母的首要任務。
有一對父母,由于觀念陳舊,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他們事無巨細的要求孩子,動輒責備抱怨、動輒打罵孩子。在他們心目中,對待孩子還有那么多講究嗎?和孩子說話還需要反復斟酌嗎?因此,他們對待孩子往往隨心所欲,從來不講究任何方法。孩子在現實中得不到溫暖,不斷地得到否定,缺乏安全感,就到虛擬世界中去追求精神寄托、尋求所謂的價值。孩子從不交作業到屢屢缺課,以致輟學在家。
無奈之下,這位父親找我咨詢。我說:“教育孩子,父母尤其要與時俱進,現在的孩子都有民主思想、都有人權意識。面對超新新人類,父母還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陳舊得發霉的方法來教育新時代的孩子,孩子要不對抗才不符合情理呢!這就好比,互聯網時代的人還留著一條清朝的辮子,越發顯得格格不入。我們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幸運的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行為方式是我們能掌控的,只有改變自己、提升自我,善于從自身找原因,才能化解孩子的對抗心理、才能激發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識,才能喚醒孩子的進取精神。”
正確的觀點應該是:孩子是和父母人格平等的、受憲法保護的社會人。讓孩子以他自己的成長方式,成為最好的自己,更具建設性。而不是父母設計、安排、操控的那種人。實踐證明,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比父母設計的那種人,更有出息、更有作為!父母給孩子更多自主權,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孩子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新潛能。父母把孩子牢牢攥在手心中,孩子怎么能盡情綻放自己的生命呢?
看得出來,這位父親非常后悔, 他說:“我口口聲聲多么愛孩子,卻抱著陳舊的觀念不放,給孩子造成了如此大的傷害,我愧為人父啊!”回家后,他推心置腹地跟孩子談了一番話,大意是,由于爸爸的觀念陳舊,造成你傷痕累累,爸爸后悔啊,作為教育者,爸爸沒有與時俱進,真是罪不可赦?。∵€有比我更糟糕的父親嗎?從此,這位爸爸把孩子當成真正的朋友,凡事從自身找原因,把孩子的心情放到了第一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得到了父愛,得到了溫暖,凝聚起了成長的力量。一段時間后,孩子主動要求復學,且學業一路走高,后來孩子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這位爸爸說:“僅僅一個觀念的改變,卻帶來了人生的海闊天空,假如我還抱著陳舊的觀念不放,后果將不堪設想,我的家庭將會是另外一番命運??磥怼淖兒⒆?,先改變父母,’是家教真經??!”
一位名人講過:“如果你不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你往往是導致問題的一部分?!辈粚W習、不提高的人,往往幫孩子倒忙,盡管你不是“故意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