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矯正孩子厭學心理
學會培養孩子厭學心理
厭學是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現象。這是因為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為學習活動單調、枯燥、乏味,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并在心里逐漸形成厭煩情緒。
然而,厭學心理是逐步形成的,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即消極對抗期階段、矛盾對抗期階段和逃避對抗期階段。
第一個階段:超脫階段。
這個階段兒童的思維意識顯著增強,從形象化思維向抽象化思維過渡,由個人的思維方式、自我意識發展而來,但意志力仍沒有完全形成,對學習活動缺乏興趣,且缺乏主動性,被動學習,這種情緒的推動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愿意學習,消極對待。
第二個階段:輕微的焦慮。
這個階段一般是指孩子的思維能力開始發育,并且孩子的智力水平逐步提高,記憶力也開始獲得提升,但是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沒有發展,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低,事情的接受能力也沒有相應的提高。孩子對于學習的恐懼心理主要是由于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如果得不到解決,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三個階段:輕微的焦慮。
這個階段一般發生在小學升初中升初中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容易產生焦慮的,他們能感受到較大的壓力。隨著孩子的課程的加重,孩子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差,學習越來越吃力。
第四個階段:重度的焦慮。
孩子一旦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導致孩子無法安心的學習。有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成績已經掉下來了,真的是無藥可救,一旦產生了焦慮心理,就會徹底的失去學習的動力。
第五個階段:輕微的抑郁。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在心理上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因為人的心理壓力會越來越大,而最容易受挫,學習上的挫折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孩子進入高三后,會有一段時間持續性的情緒低落,這就會使得孩子的心理狀態變得越來越差,會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努力也沒用。有的孩子會出現強烈的抑郁情緒,有的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這些都是抑郁情緒的表現。
而到了高三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狀態不穩定,一旦孩子高考失敗,就會出現嚴重的抑郁情緒,嚴重的心理健康狀態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高考成績,所以高三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讓孩子走出迷茫期,以積極的心態迎接高考,讓孩子在高考的時候考出滿意的成績。
高中階段,學生成績波動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高考是綜合性的,在決定人生命運的考場上,學生在平時學習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壓力的,而很多時候都是來自于家長的期望,可家長總是在給孩子提要求,不斷的給孩子施壓,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最后從而導致孩子厭學這個問題出現。
面對孩子厭學,家長應該怎么做?
1、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然后對癥下藥
首先,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對孩子進行分析,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從而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孩子厭學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校受到了欺負,家長要幫助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能夠做些什么,讓孩子重新對學習感興趣起來。
2、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有一個可以靜下心來學習的環境
很多的孩子,他們在自己的周圍是坐著一種學習的狀態,而在一個氛圍非常嘈雜的環境里,他們是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學習的,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回到自己學習的環境當中,這才是提高孩子成績的根本方法。
3、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的目標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目標,去激勵孩子去學習,不要一味的只追求分數,而忽略了孩子學習的過程,這樣會使得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有的孩子會因為沒有目標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總之,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制定一個目標,并且制定一個適合他的具體的目標,然后幫助孩子進行這個目標的達成,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的在學習當中找到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績,當孩子擁有了好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那么他自然就不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