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厭學拿頭撞墻怎么辦
我家孩子厭學玩游戲拿頭撞墻怎么辦
好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厭學拿頭撞墻,尤其是男孩厭學的時候我會打他們。我說你是在教室里上課呢?那你的孩子是在課下呢還是在課下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的家長朋友咨詢我,我說他們是做家長的,平時對孩子很嚴厲,很少批評孩子,因為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就會生氣,或者是打罵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受到傷害。
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個人的親身經歷。
我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想盡了辦法,想要把他的成績提高,因為我覺得我的工作都要用錢來解決了,如果我可以掙錢,那我就可以把他教育好了。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我的這種教育方式,從一開始就錯了。
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了他現在的學習成績不好,生活也會很不如意。他和我,關系不好,經常吵架?,F在我們也變得不太愿意溝通了。
兒子的媽媽也同樣,認為自己的兒子是最棒的,有很多小伙伴也和他一起玩。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和他的父母越來越難溝通,不愿意和他們玩,還經常抱怨他們整天只知道玩手機。
其實孩子的這些抱怨和抱怨,并不是他們不愛我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去和孩子溝通。
其實很多父母都和小文的父母一樣,一遇到問題就把抱怨和指責當成了日常管教孩子的常態。
但往往親子關系不良的父母,往往一遇到孩子問題就把抱怨和指責,轉換成了批評,這樣就形成了父母和孩子的惡性循環,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也會越來越糟糕。
因此,當父母意識到這一點,要想改善親子關系,首先要意識到孩子和我們是不同于我們的獨立個體,我們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是經歷過我們人生的,他們只是個普通人,所以他們需要依靠我們來建構自己的獨立意識。
那么,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如果我們不能尊重孩子獨立性,那么他們就不會尊重別人的意愿,也就不會尊重自己。
對于我們來說,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2. 把“你應該”換成“我希望”
很多家長在對孩子提要求時,總是喜歡把“你應該”換成“你要”。這樣的詞語用得過多,孩子不僅不會聽,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正確的方法是,家長提出的要求,應該換成“我希望你”。
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后把玩具收起來不整理,那么家長可以跟他說:玩具被收起來會很不舒服,應該放回去疊好。
或者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時,也可以詢問一下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只要他能夠答對當下的問題,那么,就可以獎勵他一個他喜歡的玩具。
還可以在聚會前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你做的事情,因為你做了這件事情,會讓別人不高興,你會開心。
這種辦法的好處是,給孩子一種良性的引導,讓他自己能夠更好的進行解決問題。
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同時還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當孩子自己獨立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做事的時候,他會覺得很開心,就會更愿意去完成。
比如,讓孩子自己選擇穿襪子,孩子會覺得這個事情很簡單,所以他就會自己去選擇,這個過程很美好。
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產生一種“我很重要”的錯覺,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這種良性循環,會讓孩子更加的有動力。
比如,當孩子決定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褲子,自己拿起書包,自己完成一件事。他能夠不斷的感受到自己做這件事情對自己的重要性,也會讓他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所以,讓孩子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一個更好的評價,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建立起他的成長思維,讓孩子更加自信,這是孩子獲得成長、獲得成就感的唯一途徑。
第三,用行動和語言鼓勵孩子。
當孩子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成功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給予他一些鼓勵和擁抱。
比如,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鼓勵孩子,對孩子的行為和性格進行正面評價,比如,能夠主動與人交流,主動打招呼。
父母可以用“愛的語言”去鼓勵孩子,比如,“你剛才的表現真是個好孩子啊,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爸爸一直在幫你,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好的,爸爸媽媽在你身后永遠支持你”,“你做的真好,你一定是個聰明的孩子,做得非常好”。
04
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般比較容易出現自卑的心理,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家庭充滿愛和溫暖,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