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沉迷游戲,家長陷入焦慮,家長陷入無可奈何的糾結
今年高考后,不少考生陸續離開學校開始了“新一年”,學生們為了結束“緊繃的高考時光”,紛紛在網上尋找各種理由,都能帶來不同程度的新的“開學焦慮”。
考生無法正常返校學習,整日躺在床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游戲、看小說、看劇,完全將學習拋到腦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家長們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害怕孩子因此而“生病”,于是不斷給孩子施壓,甚至想盡各種辦法,希望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想要幫助孩子擺脫“開學焦慮”,家長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焦慮的原因
,對癥下藥,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開學焦慮”,讓孩子對校園生活更從容。
01
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如何應對
其實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時候,往往都是因為家長過于焦慮了。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波普尼克曾對即將到來的上學適應的孩子做過一次實驗,專門研究了一些幼齡孩子的行為,發現: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現一些行為上的偏差。
如果遇到了“開學焦慮”,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賈利民建議,家長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開學焦慮”:
一、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開學焦慮”,是因為開學后不能按時到校上課,每天在家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看電視、玩游戲,睡覺、吃飯都在趕緊保證質量,作息時間一亂,連帶著孩子的情緒也跟著容易出現問題。
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慢慢讓孩子接受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二、提前告知孩子,返校后,要盡快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放假后,很多孩子往往對上學的生活充滿了期待,但暑假的生活節奏往往會與上學不同。
一些孩子可能會經常抱怨家里空間太亂,衣服鞋子總是隨便亂丟,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在此過程中,要養成孩子們獨立自主的意識,并養成孩子們規劃的好習慣,并及時督促孩子按時按量完成。
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家長在開學后離開了學校,
沒有培養孩子在學校的習慣,或者說,沒有培養孩子對于學校的生活與學習的適應能力,導致孩子上學后,依然有人陪同,孩子就會出現精神不集中,思維混亂的情況,
這對于孩子的學習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3、 不利于親子關系建立
當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的關系不好時,就會出現厭學心理,對于家長的話,孩子會認為是父母不懂自己,父母不關心自己,不愛自己,就會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從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和敵對的心理,時間長了,孩子內心就會漸漸產生抵觸情緒,自然而然就不愿再與父母進行溝通了。
當孩子處于青春期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你,應該懂得溝通的方式,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1、理解孩子,并且允許孩子表達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還有自己的想法,對于父母來說,他們應該知道如何表達,而不是一味地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說道謙讓。
所以,家長不要總是去糾正孩子,“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這種孩子思維中的一個極端。
家長可以通過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一個簡單的表達,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否則孩子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和家長對著干。
2、學會平等的和孩子交流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2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孩子們從內心里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權利,不再是爸爸媽媽的小寶寶,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但是在很多家長眼里,孩子永遠都是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在行為上應該由自己來決定一些事情,但是家長也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
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做決定
在孩子2歲的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會覺得自己能夠做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是家長依然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不要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在孩子3歲以后,家長要逐漸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不要一味地指手畫腳,可以告訴孩子如何將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不是不管不顧,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做好榜樣。
3歲以后,孩子會逐漸進入一個獨立的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增強,而且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如果這時候家長不正確引導,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更加不聽家長的話,有的孩子還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性格,有的甚至產生一些嚴重的心理疾病。
4歲以后,孩子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他們越來越渴望成人世界的認同,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總是說不,甚至會對他們撒謊,孩子之所以對父母撒謊,主要是因為看待父母總是用命令的口吻,或者是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用命令的方式教育他們。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