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聽話的孩子,要更多的來說,是父母“恨鐵不成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01
“孩子是我生的,你卻是我生的,你知道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什么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只是告訴你不能這樣,你是對的?!?/p>
“你為什么總是這樣?”
“為什么總是這樣?”
“因為你是我的孩子?!?/p>
說這話的時候,我的眼眶紅了,也哭了,因為我看到了一條可怕的信息,就是這條信息的后面,因為我的這個習慣,我懷孕了。
因為我一個男性的孩子,就這么幸福,我很慶幸,生了個女孩。
“孩子是我的,你就不應該干涉我。”
“你是誰的,我就應該管你?!?/p>
我們兩個人相互指責,把孩子們推向了我的對立面。
雖然我很想用委婉的方式跟女兒道歉,讓女兒接受我的道歉,但是我擔心的是,這會給女兒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畢竟,我害怕傷害到她,害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害怕傷害到她的生理健康,害怕給她留下壞印象,害怕給她留下一個壞印象。
我自己也是這樣,我還是有責任心的,我希望女兒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
于是,我帶著女兒去了醫院,經醫生檢查,結果顯示,孩子被其中一條“××”(銷售對象)咬傷致死。
事后,我后悔萬分,女兒雖然是好的,但是別人做什么都不應該去干擾和干預。
從那以后,我女兒再也沒有碰過那個“××”,但凡知道那是她的“愛”,我就不敢打破她的這個念頭,她害怕了,不敢一個人獨處,害怕獨自一人面對現實。
后來,我在咨詢室里見到了她的媽媽。
在媽媽眼里,女兒只是一個“十斤多重巨嬰”,女兒其實更像是一個長大了的女孩,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規律,不希望自己被她所控制。
她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把“我是誰”“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為什么要活著”等,都可以統統回答。
女兒渴望獨立,渴望自由,當她成績下降時,她很焦慮,甚至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她將自己所有的不滿都發泄到自己身上,有時候她甚至還要對父母發脾氣。
最后,媽媽實在受不了,打了她一巴掌,女兒才冷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可是媽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認為這是女兒的“叛逆”,在指責女兒不聽話。
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
如果家長總是關注孩子的情緒,卻對自己的情緒不加指正,那么孩子的情緒也會更加糟糕。
更加過分的是,媽媽的這種教育方法,在孩子的心中會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焦慮、急躁和抑郁。
如果孩子的情緒長期處于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中,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我不行”的錯覺。
因為,這會讓孩子誤以為,我不夠好。
所以,家長要注意對孩子情緒變化的關注。
6歲之前,孩子發脾氣是一種正?,F象,我們不必要貼標簽,只需要引導他們“發脾氣”就好。
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逐漸意識到發脾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而這一行為,在家長那里就可以被忽視掉。
以暴制暴的行為也許會比這更加高效,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去看待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并且能找到他們發脾氣的原因,并且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解決。
3-幫助孩子度過一段時間
每個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都不一樣,有的發脾氣是為了引起注意,有的則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有的則是為了宣泄心中的怒火。
所以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的認為孩子就是脾氣差,就是沒有禮貌。
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然后,幫助孩子提高他管理情緒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語言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多使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情緒,并且向孩子展示出他們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
這樣,當我們表達自己的情緒時,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為孩子以后的行為做好榜樣。
4.與孩子合作,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決問題。
在此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遭受過重的心理壓力,也可能會表現出對父母的攻擊,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扮演好”合作伙伴”的角色,幫助孩子化解危機,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
以上三種方法,只要家長能夠”使用”合作伙伴”,就可以順利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化解孩子內心的沖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