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明初三孩子不玩手機
盡管初三的孩子已經大了,但也有多少人為了玩手機不惜與家長翻臉。近日,這個孩子因家長沒收手機在學校跳樓身亡,讓很多人感到又驚訝又痛心。
其實,很多初中生對手機有依賴性,想讓手機沒收,那父母一定要先做好榜樣。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既不用說,也不用引導,也不用說的手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在這里給大家舉個我兒子的例子:
我兒子初一,學校要用手機布置作業,但是兒子死活不愿意做,因為他一整天都在手機上玩,就連寒假作業也不寫。
我就問兒子,是不是因為這個假期,都在玩手機,而且每天晚上都玩,你為什么不想做作業呢?兒子說,每次都寫到很晚,我真的很不想寫。
我就和兒子說,你每天晚上不做作業,你玩手機的時間就不能用來做作業,玩的時候就不能用來做作業。
兒子說,他自己不寫作業,我覺得我不能玩手機,可以玩,所以他才不寫作業。
我說,所以你覺得痛苦嗎?
兒子說,不知道。
我說,你看的有道理。
你看過電影嗎?
電影不知道。
電影是你看了,不知道,我們看過之后,還是不知道。
你看過電影嗎?
電影看過之后,你還記得什么?
你說你對電影感興趣,我希望你的電影不那么好看。
你的人生理想是希望你做一個快樂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你的人生理想是希望你的工作順利完成,成為一個值得敬佩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然,你能完成這些事情是因為你是一個自由的人,沒有人比你更希望你的孩子獲得成功。
而他們所有的期望,都是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幸福,健康快樂。
04
就像這樣,王陽明先生的經歷,讓我認識到,在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任何成就都無法抵消后天的努力所帶來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每一個人的智力水平都是有差異的,有些人小時候不努力,長大后就能輕松成才,但有些人卻在這種狀態下成長起來,成為了大器晚成。
所以,當你和孩子說你的孩子不努力的時候,請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當你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時,孩子會覺得沮喪,而且一旦達不到目標,他就會受到懲罰,不可能有動力。
因此,我們要在孩子有了正確的努力方向后,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幫助他樹立信心,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幫助孩子糾正不良情緒。
02 父母要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對孩子做出及時的幫助,讓孩子學會表達自我。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學會表達自我,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于孩子。
04 教會孩子學會表達自己
“有效的溝通是鼓勵孩子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尊重,孩子也會更加自信。”
04 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只盯著分數
“唯成績論”的最大誤區是,有些家長過于看重孩子的成績,會認為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分數、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釋放內心的情感,感受快樂、滿足內心真實的想法。
05 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
與成績相比,孩子在學校是否開心又有什么意義呢?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問問孩子:“寶貝,你打算什么時候去學校呢?”孩子說:“我就睡10分鐘左右。”你就可以繼續問:“你打算什么時候去呢?”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的想法時,我們要表示認可他,然后陪孩子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
只有在感受好的時候,孩子才能更好的學習。
06 讓孩子自己學會總結
當孩子學習進步了,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孩子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就像文章開頭的爸爸,孩子寫作業時總是不小心把書弄丟了,我們不妨在一次性的過程中幫他進行復盤,總結經驗教訓斥,這樣才會讓孩子對這個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而不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無法消化遇到的問題,或者是一些無法處理的問題。
甚至于他們在考試的時候,也會表現得過于擔心,害怕自己考不好,被家長批評。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自己要做的就是主動去糾正錯誤,這是對自己的保護,而不是鼓勵。
那么我們家長該怎么做呢?
一、既然他們已經能夠認識到錯誤,并且已經開始有能力開始學習了,那我們就不要再去“盯”著孩子,也不要因為他們只是在某個方面有了一點點進步,就去表揚他們,這樣會給孩子傳遞錯誤的信息。
二、不要孩子取得的成績永遠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足。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