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孩子厭學輟學,
周小偉將兒子厭學帶到新京報教育新聞中心。
說來,周小偉的問題,算是有點晚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因為坐在初中教室,大概13歲左右,這孩子上高中,高中的時候有一次轉學到新學校,對于原來的環(huán)境,這孩子也不大適應。
有一次,他跟我說,自己本來準備好回家,結果被父母接走,還被批評了。
就這樣,過了2個月,他不去了,學校也不去了,理由是:學校有同學不友好,故意叫他來,而且練功動作也越來越磨蹭,我實在是沒辦法了。
最近,因為孩子看視頻時間太久,我又把視頻錄了出來,問了孩子為什么喜歡這個視頻,他說:“看視頻太無聊,就玩手機,感覺比看電視更好玩。”
看視頻太多就會去看手機,而且一旦有了手機,他就會因為太無聊而把手機看作洪水猛獸。
我讓他要么去看電視,要么去玩游戲,總之就是對手機產生興趣。
孩子對手機產生興趣,也是因為父母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高,才會導致孩子對手機的需求不斷攀比。
所以,當孩子對手機產生興趣時,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反思自己,平時是否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才會導致孩子對手機的興趣。
所以,父母平時不要一味責罵孩子,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說手機危害。
2、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
要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規(guī)則,制定好規(guī)則后可以互相監(jiān)督執(zhí)行。
平時不允許孩子長時間玩手機,因為長時間玩手機會影響視力。
這時家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比如放學后可以玩半個小時手機,周六日可以看一部電影,較小的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等 。
當規(guī)則制定出來后,父母一定要溫和而堅定地執(zhí)行。
只有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規(guī)則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到底,而不是父母強加給孩子的一個理由。
3、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室外運動,周末也不要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打籃球、溜冰,釋放孩子多余的精力。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比如爬山、打籃球、騎車、游泳等。
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僅自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也要讓孩子多和同齡人接觸,一起玩耍。
3、制定規(guī)則
讓孩子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給孩子的做事行為劃分邊界,最終目的是讓孩子的條理性得到增強,學會自控力。
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比如玩手機會影響學習、荒廢學業(yè),看手機影響視力等等。
當然,也需要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遵守,千萬不要溺愛孩子。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制定規(guī)則呢?
第一、尊重孩子,不過度溺愛孩子
由于孩子的年齡階段、認知、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等,還未成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比較強,父母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這樣做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讓他們成長為一個自律的人。
當孩子自己能做到自律時,他會逐漸的遠離手機,這對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幫助的。父母可以通過更加主動地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作為家長可以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第二、正確引導孩子,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沉迷于手機,其實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得到家長的信任,家長的掌控感很低,孩子只能通過手機來獲取這種虛假的自我滿足。而一旦他們認為家長對自己已經足夠信任的時候,他們就會重新嘗試去對家長發(fā)起反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叛逆。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之中的時候,就是他們一種自我放棄的表現。
身為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對手機癡迷,他們的內心是痛苦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在用一種方式向你“求助”,希望家長能夠給他們一些力量,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失去自己的信心。
因為人只有在內心深處尋找自己的信心,才能夠持續(xù)的去尋找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只會一味的聽從于手機的指揮。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