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厭學怎么辦?
厭學已經成為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常常在家庭中出現,父母發現孩子很厭學,孩子就特別厭學。
因此,很多父母經常會問我,為什么孩子會厭學?我通常都會從三個方面來探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一,孩子的社會功能不好,尤其是與父母相處時間最長的孩子,因為社會功能不好,與家人溝通交流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
第二,孩子在學校里受排擠,缺少同伴,他就會到手機里尋找同伴。
第三,父母在家里對孩子控制太多,只要學習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這三點原因導致孩子慢慢沉迷手機游戲,家長們一定要加強管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進行引導,防止孩子沉迷手機游戲。
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那么,我們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點,父母以身作則。父母作為孩子最重要的榜樣,自己不能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要求孩子做到。
比如,想讓孩子遠離手機,父母必須自己少玩手機,如果自己硬要玩手機,跟孩子說的再多不如跟孩子做。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第二點,制定規則,巧妙招招對孩子進行約束。
父母如果要求孩子不準玩手機,自己卻總是抱著手機不松手。那么,孩子的這種心理也會比較常見。因為,在孩子面前,他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做,這是最基本的規矩。但是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卻又沒有更好的方法。
例如,有些父母對孩子說:“不能看電視。”孩子卻故意說:“我就想看電視。”“為什么你總是說我?”孩子已經喪失了表達自我的能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父母不清楚孩子想要表達什么,那就應該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孩子,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然后,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我們既要滿足孩子,又要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如果我們總是讓孩子去“表演”,讓孩子不停地跟我們匯報,他們就會漸漸喪失主動表達自己的能力。
正確的做法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跟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并接納他的情緒。如果孩子不愿意說話,那就讓他靜靜地看著我們,不要打斷他。
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可以先摸摸頭,或是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然后對孩子說:“我也很難過。”“我也很難受。”接著,我們可以抱抱孩子,輕聲地說:“那你先安靜一會兒,我一會兒再陪你去玩。”
等孩子安靜下來了,你再對孩子說:““媽媽看到你在玩這個玩具車子,我們要不要付它?””
這樣做,我們就讓孩子知道我們是認真的,當他知道自己的行為被允許被接受之后,才會更愿意配合我們。
在孩子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平靜的,應該是溫柔的,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現在非常生氣。你的行為讓我很難過。我很生氣。”
在孩子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不要急于批評、否定孩子,而是要引導他,去思考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埋怨。
記得有句話說:一個人的心能有多大,心能有多大。如果父母都不能看清孩子“情緒”背后的訴求,就永遠無法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
第四步,用“我”,為孩子的行為設定“限制”。
在孩子情緒發生變化時,父母需要為他的行為設定“限制”。
規則是:當孩子在某種行為上有超出標準時,父母需要通過“規則”來調整,而不是為了孩子“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調用語言的力量,讓孩子的行為能夠回歸到最本質上,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失控的時候,父母可以說:“我不喜歡你這樣說話,這樣是不對的。”
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有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才能逐漸學會整合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的與父母溝通。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第四步:正確引導孩子,建立規則
這個時候的規則是什么呢?比如說孩子今天要看5分鐘電視,那你就規定只能看10分鐘,結果孩子對你的規則就很不服氣,于是你就會說“現在你們都不要看電視了,我現在就看5分鐘行嗎?”結果孩子對電視節目更加癡迷,這時候你要告訴孩子,你現在是可以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比如說你現在是看10分鐘電視還是10分鐘?這時候孩子就會說還想再看10分鐘,這時候你就給了他一個選擇的機會。然后第3分鐘就又變成了10分鐘,那就7分鐘,也是在孩子不愿意遵守約定的時候給他一次“約定”。比如說,你給他定了一個小目標,再問他是想再看10分鐘還是再看10分鐘,他都會想一想。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自己同意的情況下,要溫和而堅定地執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