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判逆不上學,或者輟學不回家,家長如何應對?
明明曾經學習好的學生,現在輟學了。不是因為家里有錢,就不想上學了。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覺得上學是為了父母和老師,是為了自己上大學。只是,在現實中,父母對于他們只有三觀一致,沒有任何交換,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時候的孩子,有的會自甘墮落,有的會自甘墮落,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他們唯一的樂趣就是:叛逆,但家長并沒有阻止,這種斗爭幾乎是在兩年時間內就消耗了,因為他們再也不用面對父母,也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情。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更需要父母把他們當成一個大人來看待,而不是一個附屬品,他們需要擁有獨立的空間和話語權,而父母的干涉只會讓他們更加叛逆。
他們會故意和父母對著干,父母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偏偏要去做,以此來宣誓主權。
當然,這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但他們偏偏要做,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獨立,缺乏自信。
02、父母要把孩子當成大人
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小男孩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
“我媽媽從來不允許我把我當成小孩子,我的玩具只能當成我的伙伴,我的夢想也不能當成我的夢想。”
一個沒有目標的孩子,哪來的目標?
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國小學生競選手目課,都有排名第7名的,有一個在五年級的兒子。
但其實他媽媽不這樣認為,因為在他的印象里,主持人和主持人都是媽媽。
在媽媽的嚴格的管教下,他,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于是,他開始只是聽話,按時完成作業,但是一進入四年級,他的成績就開始下降了。
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別人一遍就會的題目他也不會,別人一遍就會的題目他卻要兩遍。
而當媽媽給他買了一些他不喜歡的文具時,他就會開始丟三落四,因為書需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就算你重新再買一遍,因為那個地方也會越來越差,他也不知道到底該怎么改正。
他經常說:“我這一上小學就煩死了,再也不想去學校了。”
其實,孩子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內心是很脆弱的。
特別是面對即將要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一上小學,身邊的老師、同學、同學都會對他寄予厚望。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思想上的抗拒,并且不由自主的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敵意。
孩子自己其實也是很難去體會到那種愉悅的心情,比如孩子特別想要一件玩具,但是媽媽沒有給買,而且特別想玩,又舍不得媽媽不給買。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表現,一種就是跟家長哭鬧,用拖延、哭鬧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用盡一切辦法的去滿足孩子,卻發現孩子的這種方式真的特別管用。
還有一種就是孩子上了小學以后,就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抵觸心理,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成為一個大人,有自己的主意了,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很多事情真的是無能為力。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他們也會做一些極端的事情,甚至會想要傷害父母。
作為父母,你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應該避免哪些行為呢?
1. 總是詢問孩子的成績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詢問孩子的成績,詢問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孩子成績好的時候,他們會說,下次爭取考得更好,沒想到孩子考得更差,其實孩子心里已經非常難過,他們會覺得自己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并且產生了非常大的抵觸情緒。
2. 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也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犯錯的,父母要學會正確的引導,既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又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