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沉迷游戲叛逆,無心學習,追星沉迷網絡,成績很差,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當然,還有高三學生個別甚至更嚴重的,得了抑郁癥,
雖然我們是來做心理輔導的,但那里的學生幾乎都是抑郁癥,他們的父母都是博士,在我們學校是重點培養,
但是我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被一所普通高中勸退了。孩子的父母天天逼他學習,很讓人崩潰,而我也心疼孩子,希望孩子能學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很多家長都有和這位父親一樣的感覺,其實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或者成績不好,就是孩子太過于自卑,擔心自己成績不好,會讓父母失望,從而也會選擇不去上學,甚至于沉迷網絡。
網上的數據統計數據表明,初二學生的抑郁傾向,在這個時期已經比較嚴重了。
有些孩子甚至會直接和父母頂撞,或者以死相逼。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感到意外,更不能感到絕望,因為這個時候,可能孩子已經受到了抑郁情緒的影響,并且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如果情況嚴重,孩子本身出現了抑郁情緒,作為家長你一定要理解,也要及時引導,不然,可能會對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1、損害親子關系
孩子或許只是想要一個傾聽者,父母卻逼著孩子遠離父母,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理解自己。
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父母根本不關心他們,沒有了解他們真正想要什么,于是就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對父母的態度漸漸惡劣,甚至開始討厭父母。
孩子和父母對著干,會讓父母感到很后悔。
實際上,這是很好的親子關系的體現,父母如果能對孩子的心理有所察覺,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減少一些叛逆的行為。
2、變得比較冷靜
很多時候父母只是一味的“堵”,對孩子進行責罵,對他們的心理傷害是很大的。
情緒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冷靜的孩子會比一個急躁的孩子會更加好。
此時此刻,父母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行為,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之所以會造成孩子的急躁行為,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管理情緒。
當孩子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幫助孩子慢慢的糾正這個行為。
比如通過一些圖畫書,讓孩子對整件事情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不是通過發脾氣來引起孩子的關注。
3、更容易讓孩子聽話
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而是在孩子屢教不改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非常簡單的方法”讓孩子聽話,比如:
有的時候孩子想要幫你洗碗,我們會說“你去把碗給我洗了,我來洗干凈!”
孩子在玩的時候,想要幫忙端菜的時候,我們會說“你去把菜端給我吃”,或者說“你去把碗給我背上來,給我背上背背上書包”
。
我們這些話,其實都是在責怪孩子,對他不聽話,故意的,殊不知這樣的“聽話”是孩子無能的表現,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他的錯,所有人都會責罵他。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好,遇到事情時,總會找各種借口,覺得對不起爸爸媽媽,所以沒有人愿意幫我。
3、“我不聽話,我就不做家務”
有些孩子平時很喜歡幫家長做家務,但是這并不是他們的本意,可能是因為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
有些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可是這類孩子沒有那么多想法,認為做家務都是應該的,可是父母卻不這么認為。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認為做家務都是自己的責任,是他們自己的義務,并且他們還必須要去承擔這個責任,因此,孩子就會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從而不想去做家務,這也是為什么在很多家長看來,家務活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所以,當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刻的溝通,并且找出孩子不想做家務活的原因,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說一句“這有什么好的,臟的”。
這里面的關鍵在于,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平等的去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1、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父母可以利用家務勞動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了解生活的艱辛,為以后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能力打下基礎。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更加的樂觀開朗,對父母也會有感恩的心態。
3、引導孩子學習
因為家長們有很多學習的計劃和目標,如果制定出了這些計劃,那么孩子會更加努力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培養出獨立思考能力,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學習的樂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