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觀山湖區孩子厭學教育學校讓家長頭痛:
貴陽觀山湖區一中學前來一位家長,正為了糾正兒子的厭學情緒,家長向學校請假,讓孩子來上課,結果一周后,孩子出現了情緒低落,大哭大鬧,家長百般軟硬兼施,又不去學校。只要去了學校,孩子就不舒服,大吵大鬧,甚至嘔吐。
來觀山湖區第一小學二年級的圓圓同學表示,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但是,圓圓在家里就不舒服,吃飯的時候,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去問,最后只能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厭學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厭學首先表現為情緒低落,經常抱怨,提不起精神,不想與人交往,只想在家待著,不想出門,不想說話。其次,不想吃學習的苦,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這些都是厭學的特征。
二、 厭學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1、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他們自然就會找別的事做,而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學習。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從而更不想去學校。
2、 結交一些不良的朋友
經常會有一些孩子,因為和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不好,就會經常在學習上發生矛盾。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和自己身邊的人學的不起來,或者是自己并沒有什么地方還不如其他同學。這樣的一種心理落差,會讓孩子變得自卑,不愿與之靠近。
3、 越是在意,越是表現不好
孩子表現不好,父母就越生氣,一生氣就責罵孩子,這樣做孩子會更加排斥父母,而疏遠親子關系。對于孩子的表現,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適當給予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
四、總結
孩子出現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要給予孩子個人空間,讓孩子也能夠找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目標,而不是讓自己的生活圈中只剩下學習和成績。那么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出現叛逆現象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1、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父母懂得尊重自己,懂得肯定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關系和諧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更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教育。
2、不要逼著孩子學這學那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對全國中小學生學習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的家庭教育現狀,排名靠前的就是學習成績。成績好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自信,在學習上有自己的想法,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對自己的學習有主動性,能勞逸結合,有自己的學習目標。而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要看孩子的發展方向是什么?這樣才能看到孩子的不一樣的地方。
3、重視閱讀,多看書
書卷氣里藏著知識的力量?!渡陥蟆愤@樣描述班級上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是如何煉成的:自律的孩子、不自律的孩子、自省的孩子和困惑的孩子。
去年年底,《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中的施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夾立。這關乎到每個中小學生、每個家庭的未來。所以為了把每個學生的學籍管理權,牢牢地掌握在“手”上,我們也在學校給學生家長發了一條公告:
學生的學籍號是“國家”的,因此,學籍號是“孩子的命根”,是“未來的希望”。
有關部門通過開展中小學生學籍號管理,有些學校甚至以此為名,實行變相收取學生的學籍號,以此作為對學生教育、管理的依據。
這樣一來,就有了全面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學歷、成績”兩手抓,是有希望的。
我們必須要認真貫徹下去,嚴格按照要求,去落實下面的要求。
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牢牢地抓住屬于自己的未來。
來源:新教育實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