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三次厭學期,這三次厭學期讓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比較棘手,我們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并且,這是他們在快速成長的標志。
你和他談上學的時候會發現,“原來這么容易的事,我還沒想好,等我準備好了再說。”孩子一臉的不情愿,可是他們的小腦袋里是被無限放大的知識,并不是已經學了這么多。
在此之后的日子里,孩子們都是漸漸被各種信息包圍,他們聽不上學的那些話也被各種洗腦。現在的孩子,接收知識的方式越來越早,我們看到的問題,其實都是從家庭中流傳下來的。我們的老師也越來越“短”。我認識一個朋友,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問大人“為什么”,后來,長大了,才知道這就是“上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人問她,是不是需要幫助?
她愣了一下,說,孩子小時候最喜歡問“為什么”,她也發現不可能每次都給孩子及時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她說,現在很多大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上學有什么好,不上學就不能上學。”
所以說,現在孩子的學習環境,不但沒有比上學更糟糕的了。
孩子的生活環境,會對他的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那些學霸孩子的家庭,幾乎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父母是學霸。
學霸們從小就被教育:學習不能遲到,準時就可以。
上學之后,他們從來不會遲到,從不會遲到,早起,上課,課間,下課,課間…………………
到了高中,父母會安排好孩子的所有學習任務。
父母會幫孩子報很多補習班。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幫孩子規劃好每一種學習方式,也會幫孩子安排好每一種考試。
甚至,父母會帶著孩子去參觀名校,讓孩子參加培訓班。
但是,正是因為父母這樣的大包大攬,才讓孩子越來越難以承受。
到最后,孩子被父母的期待壓垮了。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無形的空洞,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被父母大包大攬的孩子,漸漸地被父母所接受,被老師安排的孩子,漸漸地失去了成長的動力,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討厭。
當我們有這樣的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去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多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一些精神力量。
讓他們內心充滿力量去面對每一次考試,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考得不好的時候,不要急于求成,因為這些話對孩子來說是壓力,是負擔,是一些消極情緒,是令他們感到沮喪的東西,只是為了維持他們的自尊。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應該關注他的感受,而不是考試成績。
他們知道自己很辛苦,他們會去自我反思,并且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果我們能對他們有更好的理解,對他們的期望,相信他們有能力去更好地發展,那么我們也就不會為此責怪孩子,而是把這些看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可以更加理解孩子。
寫在最后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自覺主動學習,那么你就應該把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慢慢的培養起來。
只有你把這些東西都提升起來了,你才能有更高的目標和自信心,去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以便于他們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你現在就必須要做一個好的開始,然后陪他們一起成長,幫他們形成習慣。
(這也是我想說的,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按照你的期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一定要開始讓他變成你最期望的樣子,然后在無形中給予孩子激勵。)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馬星球(ID:jiimfaxtml)
作者:小馬星球
題圖:根據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