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孩子怎么教?心理專家認為,家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幫助孩子擺脫厭學的狀態。
1
要使孩子樹立自信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心理學上有個“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個體嘗試完成某項活動或者活動任務時所產生的一種自我效能感。
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勝任事情的,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這種自信心不是說一個人的意志力有多么強,而是說一個人能夠自覺、自我效能感持續地增強。
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厭學不上學,通常與孩子自身的挫折、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受挫等有關。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比如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旅游等,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提高的過程中,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鼓勵孩子堅持,當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越強的時候,他們就越自信,越樂觀,就越敢于向父母傾訴,越敢于把困難面前的困難暴露出來,就越容易發現孩子的潛能,從而找到孩子的天賦。
第二個,要做孩子堅強的后盾。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需要這樣的一個過程。每個人都需要在失敗之后,總結出失敗的原因,并且不斷地反思,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最終,培養出自信,也培養出抗挫折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做孩子堅強的后盾,不為失敗找借口。
第三個,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對于已經學會上網的孩子,要想辦法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多去培養他們的興趣。比如,可以培養他們學畫畫、學鋼琴等,現在的孩子都很注重自己的特長,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周到。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學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而且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愛好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積極面對,也不會逃避。
第四個,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小時候都是喜歡聽故事聽故事的,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主動去聽故事,去看一些生動有趣的書籍,那么孩子就會慢慢地愛上閱讀,覺得這個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就會主動地放下手機。
孩子的好奇心都是很強的,而且他們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這也是孩子從手機上學到現在的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如果父母沒有好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等到他們再大一些,就會拿起手機對著書本,沉迷于其他的事情,時間久了,就會受到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影響,漸漸地沉迷其中,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
如何引導孩子,很簡單的道理,孩子要從父母這里學會成長,什么是成長?為什么父母不想讓孩子玩手機呢?
1.從小就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工作再忙,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如果有人天天玩手機,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在家長面前會受到影響。所以,父母要從源頭開始管孩子,比如說家長自己也不玩手機,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漸漸沉迷于手機。
2.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
家長在空閑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逛公園、跑步、跳繩等戶外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例如:周末去爬山、打球、逛逛街、看電影、聽音樂劇等,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讓孩子知道,除了手機以外,其實還有更多好玩的事情。孩子發現了更多有趣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單一的用手機了。
3.幫助孩子找到更多樂趣
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手機呢?原因大多是因為無聊、好奇,以及沒有人陪伴。家長在忙著工作的時候,或者沒時間陪孩子的時候,可以在手機里找些跟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忘記手機游戲。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里拉出來,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例如,陪孩子玩游戲、共同閱讀、共同玩棋盤游戲等。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家長可以把孩子看成是獨立的個體,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家長做好監督,引導和教育,不要經常把手機當做孩子的保姆,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就更依賴手機,因為家長一旦離開了他們,就無法管理和教育孩子。
手機替代了父母,卻為孩子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影響。家長不要認為給孩子玩手機是在浪費時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孩子過多的使用手機,還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危害孩子健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們整天手機不離手,無論工作再忙,也不抽時間陪陪孩子,孩子可能會認為手機是與生俱來的,從而也開始模仿家長的行為。如果家長整天手機不離手,孩子們也會有樣學樣,對手機產生極大的好奇,甚至去模仿家長,家長越不讓孩子玩手機,他就越去玩。
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極大的,這種危害主要體現在孩子的智力和視力上。要知道,手機的輻射會造成孩子視力下降,嚴重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