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戲上癮厭學作業拖拉,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面對孩子沉迷游戲拖拉,作業拖拉,為什么孩子們根本不想學習?
我們先來了解下孩子玩游戲拖拉背后的需求,然后再做下面的分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 逃避學習,是孩子不想學習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沉迷游戲的孩子,他們不是討厭學習,而是討厭學習。
他們從心里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只要完成了就可以去玩游戲了,正因如此,他們才會逃避學習。
如同上面我們說的,孩子逃避學習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在學校中不需要學習,不需要寫作業。
有些孩子在學校中找不到成就感,就會逃避學習,在家里找不到成就感,就會沉迷游戲。
2、家庭關系不好的孩子,在游戲中找到歸屬感
大家想想,在家里兩個孩子,一個遙控器,一個手機,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玩游戲的孩子不是不會沉迷,他沉迷游戲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關系太差。
當一個孩子在現實中沒有其他的渠道,只能在游戲中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所以,一旦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那么他就會到網絡上去找,在那里能夠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
如果一個孩子在生活中沒有其他渠道,只能在游戲中尋找。
從某種程度上講,游戲的吸引力,遠遠大于孩子本身具有吸引力。
3、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想學
一個厭學的孩子,如果他內心是喜歡學習的,那么他也會主動去學習。
比如,他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他喜歡烹飪,他的父母也愿意花時間陪他去學習。
但如果他對學習沒有興趣,他的父母也不花時間去陪伴、輔導,他的生活就會很孤寂,就會覺得很無聊。
同時,如果家長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去學習,那么孩子自然也就很容易對學習這件事產生畏難的心理。
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花費大把時間去學習,但成績還是不好的原因。
02
很多家長會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比如,家長會把孩子的各項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指標,但其實學習能力的高低,并不是決定學習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學習成績不好并不完全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在某個方面的能力特別的突出。
如果他們不學習,并不見得有其他的出路,因為其他的孩子也是在這個階段,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那么他們的學習成績也不會太差。
04
而在高年級的時候,孩子的知識面和難度也變得更大,對于這些孩子來說,成績的好壞也更加關鍵。
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就沒有那么在意了,因此他們會更加迫切地想要學習,而這種驅動力的特性就使得他們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為什么高年級的孩子成績反而很不穩定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感覺到,自己的孩子在小學階段成績一直都不錯,到了初中以后就開始掉隊,因為孩子們已經學習了“消化”知識的內容,做題“消化”,但還是有不少同學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即便孩子自己去思考了,但還是寫不出正確的答案。
3
所以,孩子成績的下降,多半是因為題目太難。
因為基本的題目都不會做,孩子也不會做,那么他就只好用更多的時間來消化,而這個時候孩子也并沒有對所學的題目做出準確的判斷。
等到孩子真正學習了,就算自己思考,不會做的題目也是不會做的,就可以去找一些輔導班或者請家教來輔導老師來輔導一下。
當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因為孩子會從心里認為,自己是家長,你不信任我,你不值得我信任。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你就會讓孩子認為,他是你的榜樣,你是不會信任我的。
家長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會給孩子樹立一個不好的榜樣,孩子也會模仿。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爸爸因為沉迷于手機,女兒在他的影響下,也開始迷戀起了手機。
父母因為工作,疏于和孩子的溝通,疏于對孩子的關心,導致孩子變成了冷漠、自私的人,他現在跟自己的爸爸說什么都不愿意和他說。
后來孩子長大了,他開始覺得自己不重要了,所以漸漸的也不愿意跟孩子溝通了,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渴望父母關心和陪伴的,所以我們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去了解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好的和孩子一起成長。
當然,我們不可能每一個家長都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一定要學會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這需要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并且不斷的去優化,讓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