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孩子叛逆厭學網癮網癮,現在在家里根本不去上學了,整天在家呆著,是廖老思團隊千方百計想辦法,改變孩子的現狀。但是,因為孩子的問題,導致這個家庭氛圍近乎窒息的原因,改變了孩子的現狀,那么,孩子就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徹底的走出來。
還有一位家長朋友,他的孩子厭學,他想盡了辦法,打罵也好,講道理也好,找親朋好友勸說也好,就是不管用,最后他發現,沒有辦法,他干脆不管了,任他打罵。這種情況下,他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解決了,他沒有想過,因為孩子從學校出來,就感受到了家庭的痛苦,是痛苦的,他想要逃離這種痛苦,但是這種痛苦沒有人可以承受,于是他就逃到網絡世界里去了。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思維方式,要看到孩子是不是真實的。否則,你拼命阻止孩子玩游戲,他就能在虛幻的世界里發現自己。你越阻止他,他越想玩,你越阻止他,他就越想玩,你越不讓他玩,他就越想玩。如果你弄不好,孩子就會跟你反著來,他就會越來越想玩,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學會靈活變通,懂得因勢利導,以理服人,讓他跟你交朋友,你就會發現,我們跟孩子是一條戰線上的,讓他跟你對抗的,不是仇人,而是你的心,你的控制欲。
4、允許孩子試錯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人生,他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很多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有很多事情想做,他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其實也有很多想法想做,也有很多想去做。
而很多時候,這些事情不是他想做的,是他不想去做的,或者是他受挫了,或者是他被批評了,或者是他去找家長哭了之后,家長沒有給他正確的引導,他就會想到報復。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為了報復性的玩手機,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有很多的創傷了,他對這些事情的感覺自己不能再去做,他覺得不被爸爸媽媽理解,也沒有什么特長,只能通過玩手機游戲來緩解內心的郁悶。
所以,玩手機游戲不是他們唯一的樂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也需要擁有一段時間的自由,來平衡好玩手機與學習的關系。
在這里,我想說一下,家長想要戒掉手機癮,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家長需要給孩子規定時間,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一個小目標,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這樣他們才會有動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對學習比較有興趣,也才能更專注。
所以說,家長要去給孩子做好游戲界的第二位老師,并且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師。
其實,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立了規矩,讓孩子為所欲為,那么,無論多么好的方法,在實施起來時候,都會力不從心,很可能會出現抵觸心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做到,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肯定和表揚,樹立原則,讓孩子自己去把握分寸。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1. 給孩子立規矩
2歲的孩子是自我意識感很強的階段,我們需要給孩子立規矩。但是,我們不要認為給孩子立規矩就是給他們立規矩很有必要。
我們一定要清楚,不是我們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讓孩子過早的去觸碰這些規矩的話,孩子是很難去遵守規矩的。
而且,我們還是要在孩子可控的范圍內給他選擇權,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去做出正確的行為。
2.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體驗后果
立規矩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體驗一下,自然后果法就是讓孩子親身經歷,自然后果法是針對孩子不守規矩的事情來制定的。
比如,這個不守規矩的兩歲的孩子把大灰狼餅干放在了餐桌上,這個故事是怎么發生的呢?
當時的小男孩對這個故事不甚感興趣,所以,媽媽就讓他把餅干拿過來,然后我就不小心翼翼的把他的手拿開了,這時候,小男孩說出了謊言。
看到這里,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問他:“為什么不把它們拿過來呢?”
他非常坦誠的說:“不想,我怕我拿出來的時候會被別人看到?!?/p>
我們不難看懂得小男孩內心的邏輯,他為什么會撒謊?其實他之所以撒謊,就是為了逃避被父母懲罰,所以才會撒謊。
作為父母,我們要考慮到的不是各種各樣的懲罰,懲罰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所以懲罰還是要注意這個問題。
我們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你為什么會撒謊,為什么會撒謊呢?
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撒謊嗎?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