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與大人有關嗎?
目前,社會上,確實存在厭學現(xiàn)象,很多厭學的孩子,長大后和其他人一樣,沒有什么生活情趣。但很多厭學的孩子,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爭吵、打架的現(xiàn)象。孩子如果和老師發(fā)生矛盾,他們會立刻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和同學發(fā)生矛盾,他們的問題,就是孩子厭學最重要的原因。
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的。有些孩子可能討厭學習,甚至有些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想去學校的情況,比如說早上起不來、頭疼,或者是學校的飯菜不好吃,早上不起不來,這樣的孩子可能就會經(jīng)常請假。還有的孩子,原來成績很好,但是突然就不想上學了,成績一落千丈,成為班級最后一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種情況,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幫孩子調整過來,反而一味地讓孩子厭學,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
我女兒班里有個男孩,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前三名,這次期末考試數(shù)學考試數(shù)學成績下降了。
爸爸當時就批評了他一頓,說到:“你數(shù)學沒考好,這個周末就不去上課了,只是在家里玩手機,你們學校里的情況也差不多,我看你這成績下降得很快。”
孩子聽完就開始哭了,之后的幾天,他慢慢就不哭了。
有一次,他跟同學在一起玩耍,當他爸爸走后,那個男孩子就像一個瘋子一樣,砸到他爸爸的手機,從而大哭。
之后,他爸爸實在是沒轍,就問孩子:“你怎么了,是不是受不了了?”
孩子就更大聲哭。
可是一直大聲哭,爸爸也沒有辦法,他只好把手機還給孩子。
之后,孩子還是在手機的世界里待了很久。
2歲多的孩子看手機的時間已經(jīng)越來越長,眼睛一直盯著手機屏幕。
到了晚上睡覺時間,才發(fā)現(xiàn)手機才開始落,睡著的時候,手機屏幕已經(jīng)落在眼前。
而且很多時候孩子哭鬧,家長還把手機給孩子。
這些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能夠讓孩子安靜下來,不去想別的事情,能夠讓孩子不哭、不鬧、不吵,長此以往,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孩子會沉迷于手機當中,不愿意離開手機。
所以家長要監(jiān)督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chǎn)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chǎn)品,在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候,多陪伴孩子,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
言傳身教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看手機當作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禁果”,這是錯誤的。
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在忙于工作,或者是覺得孩子吵鬧,就會塞給孩子一個手機,讓他安靜下來,以此作為家長來安撫自己。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就會對手機產(chǎn)生依賴。所以說家長也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所反思,不要把孩子當做是需要自己陪伴的人,而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對象,多陪伴孩子,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因為想要讓孩子戒掉手機,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在家里面不玩手機,不碰手機,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想要讓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機,不沉迷于手機,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制定規(guī)則,明確手機使用時間
對于手機等便攜式使用手機,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規(guī)則,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長,和孩子規(guī)定玩手機的內容和時間。
如:每次可以玩10分鐘,一天可以玩2~3次。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當父母都在玩手機時,孩子也會對手機產(chǎn)生好奇。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機,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下班回家后,請家長拿起手機,和孩子一起讀讀書,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是靠父母引導和影響形成的,而想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自己也要做出表率。
如果家長自己都是手機迷,那么孩子如何教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
如果家長自己都是手機迷,又怎么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
家長要從自身做起,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的頻率,以身作則。
另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的次數(shù),多陪孩子玩、陪孩子看書,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學習的工具,遠離手機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