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游歷是最好的導師。一個睿智的長者,若非行走過漫漫道路,體驗過人生百味,就是手不釋卷,博聞強識。想讓一個孩子聰明機靈,表現出眾,多出門經歷些事情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我們時常無奈的發現,自家的孩子仿佛得了社交障礙癥,整日窩在屋內不出去,好似碰不得外頭的陽光雨水。
對此,我們愁上眉頭,并非因為孩子性格內向,而是覺得他們完全沉溺在網絡當中,對虛擬的世界無限入迷。
長此以往,孩子會模糊實際與虛幻的邊界,對某些觸目驚心的悲慘之事缺乏實感。甚至,嚴重一些的更是認為自己生活的世界也不過是二進制代碼編譯出來的。只要讓孩子清楚的明白到這一點,他自然就會知道兩個世界絕不可能混為一談。
和不少沉迷游戲者有過溝通,更是聆聽了不少沉迷游戲者的話語,聯系理論,提出些許建議。諸位家長可視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加以靈活使用。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真實世界同網絡世界的區別。這一點,我們想要做到很容易。以QQ聊天為例,作為過來人,大家伙都門清,自己好友欄中那些并不認識的卻又在資料上填寫性別為女的家伙,十有七八都是男性。而這種情況,在現實世界的正面交談中基本上不可能發生。只要讓孩子清楚的明白到這一點,他自然就會知道兩個世界絕不可能混為一談。
其次,我們得讓孩子深刻體會到網絡世界人與人羈絆的薄弱。關于這一點,我們要做到亦不顯得困難。再次以QQ聊天為例,我們可以適當選擇孩子的某些好友進行刪除,然后清除數據,要求他再次恢復與好友之間的聯絡。
即便是親人,在修改備注以后,也很難想起對方的QQ用戶名,更何況是那些通過巧妙篩選出來的好友呢?
是以,當孩子不能恢復聯系以后,他就會明白比起面對面穩固的友情,網絡世界的關系有多么脆弱不堪。
再次,我們需要讓孩子清醒的意識到,比起網絡世界的精彩有趣,現實世界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總體表現的平淡無聊,可這層表象之下,隱藏著萬萬生靈的努力生存。仔細加以觀察,即能發現,人類文學大師多優秀的著作也比不上網絡對孩子的吸引力。更何況,如今是高速信息化的時代,想做到讓孩子靜下心閱讀紙質書籍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倘若孩子無法欣賞天地大美,也不需要強行逼著他參悟。
最后,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網絡并不等同于他生活的全部,即便離開了網絡,他依舊可以生活的很好。我們可以領著他參加公益活動,外出旅游,挑戰極限運動……只要是有趣的事情,都可以選擇帶著孩子去嘗試一番。眾多的活動當中,肯定有一款孩子喜歡。接著,我們只要用此項活動逐步代替上網,孩子的網癮就會好上大半。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不要矯枉過正,讓孩子徹底的脫離網絡。萬事萬物,利弊相依,網絡對孩子造成危害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益處,遠離網絡不亞于與時代脫軌。歷史的經驗教訓教導我們,凡是落后就會受到欺壓。為了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讓他過于沉迷網絡,也不要讓他和網絡徹底的斷絕聯系。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