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級孩子厭學如何引導?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老師說孩子最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滑,家長就開始擔心了,找了一些學習資料,發現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孩子早戀,早戀,不想上學,不認真聽課,還逃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最近這段時間老師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天天要和我對抗著,我一說孩子,孩子就能發火,有的時候還會摔東西。
前幾天我發現孩子有些頭暈,我以為孩子是感冒了,就帶去醫院檢查。醫生檢查結果是出現了感冒癥狀。我以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好,有時候孩子又表現的特別愛發脾氣。
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下滑,我又著急又焦慮,各種辦法都試過了,但都無濟于事。現在回到家孩子還是照樣不學習,我每天只能靠監督和催促提醒和提醒,孩子不聽我就生氣。
孩子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有時候看他寫作業都會發脾氣,甚至還出現跟他對打,或者是大聲吼大叫的現象,因為我也不知道這種現象是怎么發生的,反正就是心煩,不想學習,就想玩手機。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我也很焦慮,看著孩子這樣對學習也越來越沒有耐心。每天也是玩手機很晚,但是看到孩子不學習,心里著急,也想著這種情況,所以就更加督促孩子學習,可是一味的督促孩子卻并沒有改變,反而讓孩子更加反感學習,甚至有的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理解自己。
有時候,明明是孩子的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但是家長卻沒有任何的意識,反而是催促孩子去學習,這其實是非常不對的。
現在有很多家長,學習是非常的卷,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學習,但是一味的催促會讓孩子反感,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
所以家長與其在孩子面前焦慮,不如把這段時間用來學習,我們把這段時間用來陪孩子做一些事情,讓孩子感受一下知識的力量,看到它能帶給自己的好處,讓自己能夠更有效率的去學習。
最后還有一位家長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她對待孩子的方式非常的睿智,特別是在孩子騎自行車時,她會蹲下來,好像孩子的小汽車跟她差不多一樣,然后又蹲下來,對孩子說,“你騎小汽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到對方的頭,對方是這樣的對嗎?”然后讓孩子告訴他,這樣做會傷害到別人,如果你想要那樣的對,就直接告訴對方自己,我會處理好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知道了,因為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去躲避責任。
2.不要強化責任
家長的表現就是告訴孩子,以后他怎么做,應該怎么做,當然,不能直接告訴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的沒有責任感,因為孩子自己會犯錯誤。而是要對孩子進行有保護作用的一種教育。
3.不要批評他的過錯
批評孩子要針對他,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不要使用暴力,不要通過其他方式懲罰孩子。
4.不要把“寶寶,不要亂扔垃圾”換成“寶寶,不可以扔垃圾桶,媽媽希望你可以好好吃飯”。
這樣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5.不要責備孩子
比如孩子亂扔東西,家長不要直接責備孩子“不要在墻上亂扔垃圾”。而是應該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看到地上有一本書灑了一地。”
這樣孩子就會從內心來保護自己,不傷害到父母。
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不是責罵就是懲罰,這樣不僅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傷害到親子感情。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盡量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多用疑問句來代替指責。
比如孩子總是喜歡把飯吃完了,或者是想多看一會電視,家長不要直接說“你應該把飯吃完!”而是應該問“你看完這個電視節目有什么好辦法嗎?”“如果你現在把飯吃完了,我就讓你多看一集,這樣才有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應該怎么做,而不是用命令的語氣說“你應該把飯吃完!”或者是“你應該把玩具放回去!”這樣孩子就知道家長是很尊重他的,從而更愿意配合。
3、試著理解孩子,與孩子做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且喜歡被人喜歡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感。家長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之所以喜歡對方,就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優點,這也就是換位思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要總是讓孩子覺得你是高高在上的,不妨多與孩子做朋友,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可能不知道父母是如何去理解自己的,所以父母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也許你會覺得自己不理解他,覺得他太幼稚,但是要尊重他,不要告訴他怎么做,試著和他一起想一想,這樣的溝通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否有效。
溝通時,父母要與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不在孩子面前下說父母的不是,父母不指望孩子,也不在孩子面前說父母的不是,這樣孩子也不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