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厭學
2020年6月26日
我女兒從小學到初一,都沒有學好過,上課會集中注意力不聽講,回答問題經常是答非所問。每次我們家長請家教的時候,她總會說“我就知道,我的孩子有學習方面的問題”,“你的孩子在學校里沒什么朋友,怎么能有興趣愛好呢?”“你的孩子喜歡上網,也不是他的錯,咱們就不跟他們玩了”……“現在學校里不好好玩的東西很多,你應該把這些放在手機上。”“我只要學習成績好,能掙多少錢?”……家長的說教被孩子記在心里,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認為自己為孩子犧牲了很多,孩子就是應該聽自己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這種環境下,孩子也會變得叛逆,厭學,就像家長的替代品,成為了手機的奴隸,家長更加覺得這是手機的奴隸。
其次,父母的強勢教育讓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界限感。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母關愛,所以就會變得更加的叛逆。特別是當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時,比如與老師發生沖突,或者與同學發生沖突之后,回家對家長的話就是說不聽。
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更加的強勢,強行讓孩子去學校,或是讓孩子在家學習,這都是在傷害孩子,加深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
第三,孩子也沒有能力去適應外面的生活。
很多孩子會因為不能適應環境而產生焦慮,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只要給孩子一些學習的時間,不要去上補習班,讓孩子自己放松,讓孩子的情緒放松,從焦慮情緒中走出來。
第四,孩子的心理素質不好,一個沒有抗壓能力的孩子很難適應環境。
孩子一個人長期在家學習,壓力會越來越大,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也容易產生焦慮。
第五,學習上有壓力,孩子害怕考不好。
有的孩子經常考試焦慮,害怕考不好,特別是一些重大考試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特別是如果孩子沒有考好,或者沒有達到父母預期的分數,都會有些失望和生氣,還有一些家長會采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來“激勵”孩子,這種方式很多家長使用,但很少有家長深究過。
當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更加會著急、生氣,這些負面情緒會直接導致親子關系的緊張。
這時候我們可以找一些事情來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幫媽媽洗衣服,給媽媽倒洗衣服,或是幫助爸爸拎東西等等。
我們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著急,家長可以先放一放,等自己心情平靜之后再慢慢幫助孩子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狀況,而不是一味地責備。
第五步:指導孩子如何進行自我評價
當孩子的自我評價越來越低,家長應該找些許的原因,對癥下藥。
孩子在開始自己的新學期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家長的指導,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幫孩子找到自我評價的方式。
多肯定孩子的努力,給予鼓勵,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動力,更好地投入學習。
第六步:
如果孩子的狀態不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新學期的計劃,盡量讓孩子參與其中,看看如何克服困難。
孩子只要做好了心理準備,在新學期能夠積極的面對學習,科大大小小的考試都可以正常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從心態上去調整,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端正學習的觀念,讓孩子從內心來接受,從而愿意去學習。
孩子沒考好,成績波動大,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孩子沒考好,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第一:讓孩子認清自己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成績的好壞不能代表一切,考試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關鍵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只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考出了很差的成績,只要孩子在學習,認真去學,那么孩子也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第二:給孩子適當的壓力
有的孩子在考前會感到很焦慮,他們害怕自己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所以在考前會經常性的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情緒,通過這些來發泄出來。
所以父母應該適當的去給孩子一些壓力,比如說,“媽媽覺得你最近的學習狀態不好,所以才會有這些想法,不過是在發泄。”
還有一些父母在給孩子壓力的時候,會去找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飯菜,為孩子做一些美味的飯菜,讓孩子有一種考試前的緊張感。這樣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答題的壓力,這樣的話,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狀況。
第三:找到了孩子害怕的東西
有些父母在給孩子報名考試之后,還會去詢問孩子的考試成績,“你為什么考的這么差呢?”
其實這樣的話,就是一種對孩子的一種暗示,讓孩子的心理上面產生一種恐慌的感覺。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最差的,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自己會變得更加的沒有信心。
其實,有些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得到認可,比如讓孩子給父母準備一個驚喜,或者通過玩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認可。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