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孩子厭學什么原因?
開學季,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劉芳就在后臺收到一條咨詢電話,電話里的父親焦慮地問:“孩子讀初一,厭學怎么辦?孩子還處在叛逆期,怎么辦?”
接完電話之后,劉芳把電話打到了地址旁邊的一家店鋪里。她急忙進去,發現地上躺著一個躺著的男孩,男孩穿著拖鞋,蹲在地上一邊大聲哭泣,一邊抽抽噎噎地告訴父母自己不想上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來,男孩一直有個心愛的女孩,學習成績好,長得好看,很討人喜歡。但父母覺得跳舞要好好念書,就不同意孩子學了。男孩知道父母的要求很苛刻,堅持學了一段時間后,便不想學了。
而后,這個男孩便秘難愈,家人便帶他到醫院診治。一查,原來男孩患有抑郁癥。據醫生介紹,男孩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要求他必須每天寫完作業才能出去玩,不然就不給玩耍。他每天都很自覺,作業寫得很認真,成績也一直在班級里名列前茅。初中三年級時,孩子被評為“市重點高中重點班”,父母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孩子剛進去時,媽媽就對他說:“你看,人家都能考第一,你為什么就不能?你怎么就考不上?你對得起我們嗎?”
男孩聽了后,一言不發。爸爸對他說:“你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不看你,我不看你。你自己好好學習,我不管你了。”
然后男孩趴在地上哭,邊哭邊喊:“我就不想學,我就不寫!我就不想寫!我就不寫!我就不寫!”
爸爸一想,氣就不打一處來,板起臉,對孩子說:“你看,你就是懶!平時不寫作業,現在又給你兩個小時去寫!你是不是要氣死我了?”
男孩把頭扭過去,繼續寫。
過了一會兒,男孩抬頭望著窗外,窩在沙發上,生氣地說:“你們也不管我!不想寫就不寫!”
說完,就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開始寫作業。
其實,孩子并非是不想寫作業,而是他在抱怨,一方面是不想寫作業,另一方面是不想寫作業,寫作業磨蹭讓他們很煩惱。
但父母沒有考慮男孩到底是因為什么,而隨意責罵男孩,把男孩不愛寫作業的原因全部歸咎于他“懶惰”。
而不是說:“這就是你的錯!你就應該馬上改正!”
2、 懲罰的效果不大
現在的父母覺得“懲罰孩子”就等于“教育孩子”,“懲罰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觸及底線”時,必須按“暫停鍵”。
比如,之前說過的,懲罰孩子5分鐘,后果可能是你孩子受懲罰后服從于你“道理”,但7分鐘之后,他還是習慣了你的叨叨叨。
這樣,以后你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暫停”鍵。
讓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暫停”,等到心情平復之后再去跟孩子溝通,而不是懲罰孩子。
當然,這種方法并不是絕對,比如一開始,孩子非要一大塊巧克力吃不可,但如果你說:“只能吃一塊巧克力,你得先完成作業。”
他就會立刻爆發,立馬爆發,拿起桌上的餅干吃起來。
只要一開始,你就開始指責他,那他只會越來越不聽話。
到后來,你看到他沮喪的樣子,也會覺得很丟臉。
他不想做你想讓他做的事情,其實是為了不讓他不做自己想讓他不做的事情。
可是,“暫停”并不等于孩子停止焦慮,而是把問題轉向另外一個方向。
比如,當孩子想要吃零食的時候,你說:“等你吃飽飯,我再給你做餅干。”他可能會很不情愿地吃,但是,他會很高興。
如果你離開了,他可能會生氣:“媽媽,你也離開了,你怎么這么自私呢?”
當你離開之前,他可能還會跟你糾纏,當你離開的時候,他很不高興。
所以,你要先給他一個大大的肯定,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
他還要學著接受“延遲滿足”,一旦他能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會很樂意接受。
這樣一來,你不至于跟孩子陷入“權力之爭”。
第二,要以身作則
什么是“權力之爭”?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娜.雷納森,曾經在她的著作《親密關系》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夫妻關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直接影響孩子以后的婚姻關系。
父母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以后的婚姻幸福。
有個脾氣暴躁的爸爸,因為工作上有挫敗感,一回到家就看到孩子,嘴里喊著“快去做作業,不要來煩我”,很少會有父母會耐心地跟孩子說“我為什么要先寫作業”。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0:13:43)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