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孩子的學習,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一群孩子同在一個班級學習,拿著同樣一本書接受著同一個老師的教學講課,為什么有的孩子能輕易跟上老師的講課步伐,而有些孩子的學習一言難盡,不是作業題不會寫、就是連所學的基礎課文都讀不會呢?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說起學習好、與學習差的對比,大部分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的智商問題,但孩子學習受智商影響卻是教育里存在的最大誤區,難道智力低者就不配擁有優秀、站在人前嗎?這顯然是錯誤的,烏龜賽跑的故事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功靠的不是天生優勢,而是在于后天的堅持努力,即便是天生占據優勢又怎樣,如果后天不努力、不上進還是很容易被超越的。
其實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沒有天生的學霸、更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他們只不過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努力罷了,表姐是某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她告訴我,“雙減教育”后很多家長認為跟不上學習的孩子都是智力不夠高,但從她任教一年級學生快一年的經驗來看,其實學習還真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在于孩子的學習狀態表現,只要孩子學習狀態在線接受知識、提高成績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同在班級,為什么有孩子學習好、有孩子一言難盡?班主任表姐總結了三大原因:
第一:專注力不夠
學習能力好的孩子,一般身上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點,就是專注力豐富,專注力豐富的孩子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意志,他們知道在課堂上最應該做的是什么,能夠跟著老師講課的思想和節奏去聽講,而每一個細節的知識掌握,都直接會決定他們整體學習知識的吸收。
而那些專注力比較差的孩子呢,他們上課一般雙眼無神、容易犯瞌睡、東張西望,喜歡做小動作,課堂的45分鐘說長不是很長、說短也不會太短,如果孩子不夠專心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那么課堂對孩子來說就是度日如年,也很難端正態度去學習、甚至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只有專注去聽講融入課堂才能感受到學習趣味,只有跟緊老師的指引導向才會不會輕易迷路!
第二:缺乏自信心
雙減教育之后,盡管不準公布學生分數、排名情況,但很多家長依然會給孩子買一些輔導教材,放學之后讓孩子養成跟著課堂知識做幾道題的習慣,通過課后練習題也可以很好地檢驗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每一個老師的講課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些老師會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跳”著講,而家長私下購買的練習題呢,是體現在綜合知識方面,有些題可能孩子還沒有學到。
如果孩子回家做練習題總是出錯,那么家長就會深感焦慮,甚至以為孩子在學校沒有認真聽講,負面的情緒、包括學習壓力都會造成孩子的自信心缺乏,據表姐透露,班里那些課堂知識接受能力慢的孩子,一般都有著性格自卑內向、不愛說話的特點,有了不懂的問題也靜悄悄地,隨著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慢慢地就跟其他孩子拉開了差距。
第三:完美心太重
學習其實就在于能力的體現與發展,優秀的學習狀態,不僅需要端正的態度、積極的性格,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正確的狀態也特別重要,在表姐的課堂,她發現有些知識接受能力慢的孩子,他們上課也有認真聽講、回答問題也比較積極,但是一遇到做題的時候效率就不太高,還總是連番出錯甚至很多時候會寫了擦、擦了再寫。
其實這種寫寫擦擦的孩子,一方面是完美心太重、另一方面通常是家長的要求太高,平時在家里面如果家長總是以完美來要求孩子,隨著高要求的日積月累孩子會自卑、還很容易在學習中迷失狀態,如果孩子在課堂上總是糾結筆記是否完美,那么在老師的知識課堂又如何專心致志聽講呢?而孩子之間的學習差距也不在智商、是在于后天的學習狀態。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狀態?建議家長從以下2點開始:
1、學習習慣養成
良好的學習狀態,是需要從日積月累、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開始,古人有語“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在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學習習慣養成,當孩子知道在什么階段需要做什么事情,如何才能提高個人學習能力時,他們潛意識里對學習的認知渴望,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律、提高學習水平,最終在良好學習習慣里達到雙贏效果。
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從0~1歲的嬰幼兒開始,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探索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認真傾聽、用小手、嘴巴去感知,這是小嬰兒對好奇事物的探索感知,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探索欲望會越來越強,這個時候周圍環境和家長的行為舉止,都會給孩子的認知水平留下根深蒂固影響。
因此,在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同時,家長也要注重生活環境和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從小在父母鼓勵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會積極向上,從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長大后也能夠獨立自主去做好很多事,包括環境適應能力、和學習狀態都會表現得比較好,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從孩子的堅強獨立、積極向上開始培養。
2、專注力訓練
專注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最佳狀態體現,一個專注力豐富的孩子,才能夠做好課堂學習、和自己的生活規劃,如何培養好孩子專注力也是無數家長不斷尋找的方法,從小朋友好于探索的童趣發展來看,沒有什么比“邊玩、邊學、邊成長”的寓教于樂更有意義了,一本叫做《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訓練》就幫助很多孩子提高專注力,同時還拯救了很多糟糕的親子關系。
面對孩子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其實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分析或者專注力太差,這些都不是孩子的錯,而那些不專心的孩子其實也是暗藏著天賦,我們可以想想“孩子為什么不專心呢”,還不是因為學習對他而言沒有什么興趣,而孩子為什么對學習以外的某件事朝思暮想呢?這也是源自于孩子的興趣愛好,他們專心探索、專心發現也是在學習,只不過他們的好學積極勁兒不在學習上罷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