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孩子厭學選哪家?
文/ 桂陽花
國慶的第一天,佛山的天氣極其暖和,3月28日,佛山警方接到報警:海口市鹿泉街道“花海都市”專區出現一起未成年人厭學、離家出走的新聞。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來,3月28日,海口市鹿泉區的小明(化名)因厭學,不服父母管教,與父母產生爭執后,其父親將其送到海口市“花海”戒網癮。之后,其母親向警方求助,希望民警能幫孩子戒掉網癮。
孩子厭學、離家出走,到了“花海”尋人的地點,孩子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悔改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孩子厭學,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是改變孩子狀態的關鍵。
孩子厭學,說到底是孩子對父母錯誤行為的模仿。
教育專家建議,對孩子“狠”不下心,是因為不想讓孩子因為父母的嚴厲,受到傷害,而走向極端。
曾有一位15歲的女孩,因為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貼上了笨的標簽”,整整16年,只要她開口說話,媽媽就讓她閉嘴。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不尊重的批評越來越多,父母的不信任越來越多,關系的裂痕越來越大。
孩子厭學,其實也是青春期父母的一場“外賣”。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平等的理解。
在孩子說得很認真的時候,父母先聽孩子說說說,真正懂得傾聽的父母,會懂得和孩子溝通的方法,能聽出孩子的道理,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
而父母的懂事,就成為孩子將來的鎧甲,讓孩子在經歷風雨、挫折之后,也能披荊斬棘,勇敢追求理想,這才是父母真正應該要做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