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起因是:學校方面的原因,但是學校方面的原因卻完全不一樣。
學校方面原因可能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受到老師批評或責罰,會在學校里感到委屈,覺得自尊心受挫,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校方面原因是校園環境中的客觀因素,比如學校存在嚴重的人際關系問題,比如校園霸凌等,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此,厭學和老師、同學的關系問題,在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般來說,中學階段是孩子最容易出現厭學情緒的時期,此時期孩子的情緒波動較大,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學習態度消極,對學習感到厭倦,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抵觸。
2. 中度厭學
將思想上的抵觸,付諸行動,出現上課不聽講,經常出現遲到甚至曠課等違紀現象,人際關系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不再是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學生了。
3. 高度厭學
有思想和行動,發展到了心理問題,對學習充滿了恐懼,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學校,不敢面對老師和同學,這類學生往往會休學或者退學。
不同類型的學生,表現雖然有差異,但是都會對成績產生很大的影響。
那么,身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幫孩子們懸崖勒索?
今天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個方法:溯源法。多和孩子溝通,找到孩子不愛學習、懼怕學習的理由,然后用我們的行動幫助他們。
01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原因】不了解自身潛能
在高中的時候,班里一位同學早早就輟學回家了。跟他接觸的不多,只記得平日里大家學習的時候,看他埋頭學習也很認真,可以感覺到他學得很吃力,只是考試每次都在班級后面。
他也有很強的自卑心理,整日里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甚至自暴自棄。
后來,他聽從了老師的建議,主動學習,成績也慢慢有了起色。
但是他還是很討厭自己,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每次上課聽不懂,就在桌子上發呆,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聽講,也不復習,所以成績越來越差。
他交了很多朋友,但是每次一聊天就只有吐槽,朋友不愿意跟他交朋友,所以他每天只有逃學的日子。
后來,父母覺得他不是讀書的料,就帶他去工地做了一次活,讓他去搬磚,回來后才知道原來打工也能賺錢,工作好就可以分擔家務。
而且這些工作還可以賺到錢,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學習,想要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所以他就不得不輟學。
很多輟學的孩子就是因為不想學習而已,以為不學習就可以過得很好,但是父母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打罵孩子。
讓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讓他奮發圖強,希望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壓力比較大,父母不要過于緊張,關鍵是要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能不影響到別人的學習就盡量別擔心,就算高三時期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也不要緊。
第二,孩子自身的壓力也很大,所以要讓孩子養成自律性。
沒有了家長的約束,孩子也很容易產生惰性,管不住自己。而是在自己還沒有能力完成的情況下,提醒孩子學會自我調節,可以設定短期內的小目標,并且不斷地激勵自己,讓孩子養成自律性,這個時候就會把壓力化為動力,孩子自然而然的自律起來。
第三,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學習的興趣。
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時候,家長要注意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真正的興趣。而且家長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但是不能太過要求,如果目標太大了,孩子就會喪失興趣,失去興趣。
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給孩子設置好的小目標,孩子完成后要給予鼓勵。而不是按照孩子的想法給孩子獎勵,這樣會導致孩子喪失興趣,喪失信心,所以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目標。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