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一年級厭學的孩子
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孩子不愿意學習,不愿意做這個不愿做那個。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家長也可以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小時候,也曾有不愿意去學習的事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希望能對孩子起到一個震懾作用。
01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其實,有的時候,就算是一個孩子真的喜歡學習,也是很難讓人心服口服。
那么,作為家長,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呢?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的。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是從上班回來就很辛苦的,因此很多家長都選擇了下班回家以后就不怎么陪孩子,給孩子一些自由。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父母一起度過的,等到孩子上學了,父母開始有時間,也會留一些親子陪伴孩子,但是父母都忙工作,回家之后呢,也沒有多少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就隨孩子自己玩耍,但是呢,孩子在長大之后呢?孩子也有很多的時間在和父母在一起玩耍,但是呢,卻沒有人陪伴孩子玩耍,這樣呢?孩子就會越來越缺少兒時的伙伴,也會逐漸地被父母遺忘在網絡中。
而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呢?那些父母都非常的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玩耍的孩子呢?可能就會說,我現在不忙了,我要去找一些父母,為了掙錢,有的時候就只能靠手機來打發時間。
我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被父母拋棄的經歷,那些孩子被父母拋棄的經歷,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是我們也清楚,我們如果缺乏陪伴孩子玩耍的過程,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我們也會像我自己那樣,長期加班,下班回到家后會感覺疲憊不堪,根本就沒有時間陪孩子玩耍,等到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很多時候你可能想的卻是工作中的一些瑣事,所以你甚至還要去陪伴孩子玩耍,陪伴孩子去打游戲,去看書,或者是去找小伙伴一起玩。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很多的家長特別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大人都很難去理解他的,都能去理解他,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低很多,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被社會需要的一個感覺,就好像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但是還在學習的道路上。
人際關系的真正的困擾我們都看不見,這里的不僅僅是表面的不認可,還有更深的不認可。
那我們要怎么去理解這些父母,我們要去看見他們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一些特征,看到他們這個年紀其實會有一些心理上的特點,或者說一些特征。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些特點,你總是想著怎么去改變他,但是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你總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但是這恰恰就是你的自以為是,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給孩子建議。
但是孩子畢竟還小,他們是很難做出這樣的判斷的,他們其實心里知道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而且是非常的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他們會為此努力去學習。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清楚,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階段,我們給他們建議的方式其實就是正確的,我們可以適當的去鼓勵孩子,讓他們勇敢一些的去面對自己所遇到的所有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去想著怎么去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就會導致他們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所以說孩子們這個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要找到一個方法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去指責和批評他們的話,就會讓他們對自己的事情失去信心。
所以當孩子們有情緒的時候,我們不妨可以嘗試去了解一下孩子們在這個階段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去詢問他們的朋友或者是他們的老師。
總結一下你要注意到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我們要讓他們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
當我們在孩子說負面情緒的時候,首先我們一定要告訴他們,他們需要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要學會傾聽。
如果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的去傾聽他們,他們的感受就是他們此時此刻的感受,千萬不要打斷他們,不要說自己的感受。要做到真誠的傾聽。
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把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樣的傾聽是為了他們把自己的情緒疏導出來,而不是告訴他們怎么了。
第二個是要學會傾聽。
當孩子跟我們說自己不想說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的傾聽就比一直壓抑要好。
那么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先讓孩子說出來,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比較好的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第四個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傾聽。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要多聽少評論,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要代替孩子表達情緒,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五個是,我們對孩子要有足夠的尊重,
學會傾聽孩子的表達,懂得他們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表達。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