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代價: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不愿意跟家長交流,簡直是讓家長崩潰!
孩子愛不愛學習、不愛看書,跟家長的溝通特別費勁,還有的嘮嘮叨叨,孩子軟硬不吃,還在自己的房間里搗鼓東西、玩游戲,家長抓狂不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怎么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們先要弄明白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才好對癥下藥。
01
孩子為什么會不愛學習
01
學習是一個探索世界,探索精神的過程。
幼兒園時期,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會用哭鬧、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漸漸掌握了語言,可是孩子還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便開始焦慮,進而催促孩子去學習。
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學習的關愛和期待,就會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
02
學習是一個苦差事
這件事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很痛苦,而且學習的辛苦程度不亞于上學的苦。
尤其是當孩子上學之后,老師的管教讓他們感到痛苦。而家長的殷切期待,也會讓孩子們倍感壓力。
很多孩子因為家境不好,連軸轉,導致身上的傷病不斷增加,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父母會給他們增加壓力,另一方面,他們害怕讓父母失望,擔心自己不夠優秀。
而內心的焦慮和壓力,也會讓他們對學習喪失興趣,放棄學習。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自己成績不好,并不是決定未來的唯一標準。
因此,在父母的高期待和高標準之下,孩子們會害怕自己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從而限制自己的發展。
考試焦慮
在一些心理咨詢機構的接待咨詢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
孩子小學的時候成績優異,但上初中后成績突然就下降了,沉迷游戲,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
每天父母催促著孩子學習,努力學習,但越是努力學習的孩子,反而越是焦慮,學習效率反而會變得越來越低。
到了高中以后,如果成績一直保持不理想的情況,他就會變得焦躁不安,陷入自我懷疑,甚至自暴自棄。
于是,他就更不愿意去努力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沉迷手機游戲,無心學習。
并且,從最初的沉迷手機游戲,慢慢變得厭學。
在厭學的階段,孩子會變得不愛出門,不喜歡和老師、同學相處,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
很多家長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嘮叨,還指責孩子。
這種“積極心理學”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離正確方向越來越遠,甚至適得其反。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一個有“自己的興趣”的孩子,會更加的自律。
而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要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都應該讓孩子加入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
比如:運動,畫畫,畫畫,下棋等等。
不要只關注孩子的成績,更多關注孩子的愛好,能夠讓孩子在空閑時間多去嘗試,擁有豐富多彩的童年。
2. 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家長總是在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是因為我們太習慣了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
其實這個不對的,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去多關注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要總是把孩子局限在框框框框框框里,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看看孩子更加熱愛的東西,對孩子有積極的影響,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建議,比總是習慣去指責孩子,要好很多。
3. 注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要知道在眾多的案例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不僅僅是多方面的,而是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所以一定要對孩子多一份關注,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傾聽。
對于孩子來說,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如果父母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能夠多一些關心和陪伴,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慢慢淡化,心理問題也會慢慢減少,從而能夠更加健康成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2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