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出現厭學自虐怎么辦?
我有個朋友,孩子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吃完飯一直悶悶不樂,每次去他家里做客,孩子會哭鬧著不肯吃飯。后來朋友給他買了些小“小積木”,孩子開始玩“小積木”,然后開始跟人交流,還能不時地發出“咯咯咯咯咯….”的笑聲,吸引大人去抱他。
朋友一開始沒太在意,但幾次之后,發現孩子似乎開始厭學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跟孩子聊天說,“你現在是不是有些難過,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煩心事?”孩子說是呀,就是覺得很難受。
我說,“你能體會到,做這些事情都不容易,其實辛苦工作也并沒有那么難。”
孩子說,“那我就不學習唄,反正有困難也解決不了。”
我說,“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老天爺的問題。”孩子點點頭。
我又問,“那么你是怎么解決的呢?”
孩子說,“你覺得要怎么做呢?”
我說,“我跟你說,如果你覺得學習苦逼,那你就必須吃生活的苦。如果你覺得學習很苦,那就必須吃生活的苦。這一點苦要吃,但是有些人吃了以后就不想吃了,這是事實,我們必須要有。比如,如果有兩個人,走在馬路上,你只要記住,“老大”是司機,而不是老二,那么,老二是一個布娃娃,你卻說,“老大,有布娃娃,有被子,有被子”,那老二就知道你的目標是什么了,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2、為了實現理想,需要一個成功的途徑
當一個人把理想當成了現實,那他就很容易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而當一個人想要達成目標,他的第一個途徑就是選擇一個成功的途徑,當目標達到以后,他就會非常興奮,哪還會有學習呢?
3、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環境
如果一個家庭父母經常吵架,在孩子面前抽煙喝酒,甚至打牌,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孩子是看到父母每天的努力,為了家庭的和諧,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的學習。
只有我們在孩子面前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才有資格要求孩子。
我們也希望孩子在我們身上看到這些優秀的品質,那我們就先從自身的舉止和品行開始,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榜樣是用一種語言和行動配合的,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學習和理解自己的父母。
有些孩子雖然有些小問題,我們也可以給他鼓勵,跟他約定好改正。
比如孩子不肯吃飯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你不想吃飯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有些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孩子并沒有說原因,那么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說:“是不是因為不想吃飯所以才不想吃飯的。”
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然會說以后不吃飯,這是孩子的“自我保護”,讓他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這種正確的提問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緩解他們的憤怒。
雖然這個方式在當時并不提倡,但是,當我們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后,立刻放下手機去陪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更像是他的榜樣,當他們覺得父母有能力可以做到不在沉迷手機。
其次,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
這里提到一個游戲,就是父母和孩子玩游戲,爸爸拿著手機,媽媽在玩游戲,但是全程都是在看手機,這種方式孩子們有什么反應呢?
讓孩子自己玩,家長要觀察,畢竟還有很多的時間,孩子不可能沉迷在一起玩,這就需要家長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在他們哭鬧時,給他們一個愛的擁抱。孩子就會慢慢安靜下來。
最后,玩手機并不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如果你每天都能夠保持這個習慣,孩子也會慢慢的改掉沉迷于玩手機的習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