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膽小怎么辦孩子厭學咋辦
如果孩子有這種厭學的表現,家長往往會問我孩子現在上什么樣的培訓班,好像我這個孩子是他們唯一的,我想說你有什么優點是你得承認嗎?我的兒子數學就特別好,一直是他們班的班長,在班上能排到前幾名。
我經常用“你是最棒的”來贊賞他,有時我也只是以我兒子的成功作為鼓勵,說他“很聰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兒子5歲的時候,因為我要忙于工作,每次下班都待在家里帶孩子,所以就讓奶奶來幫忙帶。
剛開始,孩子會覺得我可以放下工作,我可以專心陪他玩。
可是慢慢地,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與我親近,因為他爸爸除了玩手機,他也不怎么陪他玩。
因為爺爺奶奶太忙,所以沒有時間陪他玩,可是他媽媽特別寵他,總是跟他提要求,滿足他的各種要求,不管他想要什么,媽媽都會滿足他。
直到他上了小學以后,特別是上了中學以后,他就變得非常的叛逆,經常跟父母吵架,還離家出走。
雖然后來去了網吧,但是這一仗一直都沒有打到家里。
最終還是在一次月考的時候,他的成績斷崖式下滑,勉強考到了一所普通的中學,可是由于網絡的發達,他的成績一落千丈。
后來,他的父親終于把他領回了家,他也有了一個非常開心的家庭。
正所謂,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當你發現孩子的狀態,你就知道他根本就沒在努力學習,你就知道他今天的樣子。
所以,做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最真實的一面。
不要去否定孩子,要努力培養孩子,讓他成為他自己。
別把自己的期望,和別人的期望相比較
網上有一個視頻,一個父親講述了自己孩子考試的情況。
孩子數學考了80分,父親對他說,你上學期才考80分,這次期末考試這么差,你就不能再努力了嗎?你對得起我們嗎?
聽到這話,孩子心里肯定很難過,然后眼淚就掉下來了。
這時,父親站在旁邊,安慰著孩子,說:“這次沒考好,沒有關系,繼續努力就行了。”
孩子難過了,淚水已經在眼眶里打轉。
最后,父親給了孩子一個擁抱,擁抱結束了孩子的考試。
孩子努力了,也坦然接受了考試。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意識到,考試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不能以成績論英雄。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面對考試。
孩子面對考試時,最常見的現象,就是:
緊張、焦慮、抗拒、壓力大。
其實,孩子學習的壓力與父母息息相關。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若是心中焦慮、慌張,孩子常常也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壓力會將他們“吞沒”。
這樣的孩子,不但很難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還會出現學習障礙,在未來工作中,也會出現各種發展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把考試成績看成是一個診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綜合素質的一個窗口。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當父母的焦慮情緒不穩定時,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現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吃得苦受得苦受得苦,方方面面都需要父母的呵護,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這個時候,孩子不僅會遭受父母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還可能遭受“叛逆期”的折磨。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會給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就連吃飯的時候,也再三叮囑孩子一定要“聽話”,吃完飯也要認真刷牙,否則就沒有心情吃飯。
他們給孩子安排的學習計劃,總是因為不按照孩子的意思去安排,就對孩子發出各種言語辱罵、甚至是身體動粗。
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不想回到學校,就算是參加了學校的一些活動,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心理壓力。
他們在自我否定,會越來越沒有自信,越來越不敢做決定,因為他們怕自己做不好,父母會責罵自己,而不敢表現自己。
孩子的“磨蹭”,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上面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才會一再拖延。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責罵孩子,而是給孩子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即便孩子因為磨蹭而遲到了,但這并不代表孩子就是因為磨蹭而被老師責罵。
孩子的生活習慣,都是從生活習慣培養開始的。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1、孩子自己穿衣吃飯
獨立自理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斷地教會孩子。
我們都知道,穿衣吃飯、走路走路上學,每個孩子都要經過訓練的。
在這種訓練中,父母要在一旁指導孩子,讓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地自己穿、自己動手,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