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對付玩手機的熊孩子?簡單來說,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性。
現(xiàn)在的家長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了,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機,更是早早就開始給孩子配了手機,他們深知,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地使用手機。
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手機只是工具,怎么使用就能達到效果呢?其實,正確的引導才是良方。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wǎng)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wǎng)絡使用規(guī)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yè),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wǎng)絡,這也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他們天生就對手機感興趣,只要用到手機,就會無師自通,隨便翻上一本書,拿起一個手機,再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 有時候家長的臉都不知道孩子會怎么變。
2、 為了不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chǎn)品,家里的電子產(chǎn)品基本都設置了密碼,防止孩子偷偷拿到手機,
這樣孩子就能快速的脫離苦海。
3、孩子要有自己的空間
很多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小天地,他們的游戲可以自由發(fā)揮,一旦他們的小天地出現(xiàn)了危險,那很有可能他們會找不到自己的朋友,那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小天地,這樣孩子才能發(fā)展自己的小天地。
4、不要隨意的翻看孩子的東西
孩子的內(nèi)心都很敏感,父母在無意間翻看孩子的東西時,孩子會緊張,這個時候他會不知所措,從而選擇看你來為自己做決定。
有些孩子可以頂撞你,不和你頂嘴,但他不知道這是原則,他就會肆無忌憚,越是這樣,他越是心里很不舒服,感覺自己的隱私越來越嚴重。
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引導孩子與自己進行人際交往,無論如何都不要步步緊逼,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在旁邊觀察一下,但是絕不能過分地去干涉孩子的隱私。
5、尊重孩子的決定
孩子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前段時間,一個20歲的男子,因為和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口角而離家出走。
當警方詢問他為什么離家出走時,這位男子說因為和母親發(fā)生爭執(zhí)口角,離家出走了。
后來,這名男子告訴了民警,自己是因為不想讀書,想要出去打工掙錢,但是因為家人阻止了他,這名男子趁家人不注意,徑直離家出走。
警察一開始追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男孩身上有觸電跡象,但是家人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在出走后,身上竟然有3個地方都是被水泡的,孩子所幸沒傷,手機也沒有砸到。
這名男子的家人表示,對于家人的這件事,他并不覺得愧疚,反而覺得是兒子太過于叛逆,怕離家出走,所以才會責備兒子不聽話。
其實,這名男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并不是離家出走,而是因為家人不關心他,只關心他的學習,不讓他讀書,兒子心里便開始了離家出走,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第三次叛逆期”。
由于第三次叛逆期的到來,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讓人覺得非常怪異,所以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此時,由于父母不關心孩子的心理,孩子便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引起父母的注意。
二、父母應該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1、學會傾聽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會變得非常明顯,他們往往會有一種逆反心理,認為自己長大了,總是想方設法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以便讓父母對自己的生活安排、干涉和掌控起來。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切忌以大人的角度強加給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
2、理解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時候,父母的理解與關心,能夠讓他們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情緒也會得到釋放。比如,當孩子不想上床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你現(xiàn)在還想睡覺嗎?媽媽也不想睡覺,是吧?”并且通過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
當孩子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后,父母也要認真傾聽,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