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老年人“觸網”也需正確引導,如何為老年群體正確“觸網”賦彩生活?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日前公布,占總人口18.7%的2.6億60歲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需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聊微信、玩游戲、網絡k歌、看短視頻、網購……愈來愈多的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智能手機不僅“玩得轉”還“玩出癮”,銀發“低頭族”隨處可見。專家們認為,社會各方應該積極引導幫助老年人正確使用網絡,護航他們在互聯網世界里“乘風破浪”,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生活。

社會眼|老年“手機控”增多 銀發族如何正確“觸網”賦彩生活?

公交車上站著看手機的“銀發族”

沉迷:部分老年人成“手機控”

好多人有這樣的無奈,過去那些曾生氣指責子女玩手機上癮的父母如今自己卻成了“手機控”,癡迷勁頭有時令年輕人都自嘆不如。網絡的魅力,極少有人能免疫,老年人也不例外。一些老年人對子女的勸說表面答應,生活中仍我行我素過“網癮”。

江西南昌的宋梅去年把在黑龍江老家退休的父母接來幫忙帶孩子,為了讓父母跟上時代潮流,她把父母的老年手機換成智能手機,手把手地教父母如何操作使用,沒想到煩惱也由此而生。

“因為客廳WiFi信號好,父親經常戴著老花鏡窩在沙發里看手機,有時會看得很晚。前段時間頭暈、眼睛疼,去醫院檢查說是視力疲勞所致,可幾天不看手機就跟丟了魂似的,癥狀消失又玩上了。母親也迷上了網上k歌,整天對著手機唱了一首又一首,刷短視頻和搶紅包更是樂此不疲,連做飯也把手機橫著擺在一邊看。”宋梅苦笑著說。

像宋梅父母這樣沉迷手機的老年人并非個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有網民9.89億,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占11.2%,中國移動互聯網上活躍著1億多銀發族;《2020年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在100萬老年用戶中,有1.2萬人日均在線時長超過6小時,1900人甚至在某資訊APP上的日在線時間超過10小時,全國或有超過10萬老年人沉迷于網絡。

危險:易被詐騙或成謠言傳播者

有空閑的老年人為了不被時代淘汰,努力學會了安裝APP、使用手機銀行、實名認證……但相比于“觸網”已久的年輕人,老年人對虛假信息缺乏辨別力,易成為網絡詐騙案件受害者和謠言的傳播者。

社會眼|老年“手機控”增多 銀發族如何正確“觸網”賦彩生活?

長時間盯著手機屏的老人

今年春節過后,哈爾濱市民高阿姨加入了一個投資理財微信群,群主稱是某投資公司人員,為大家推薦一款投資回報高的軟件。高阿姨信以為真,下載軟件并按對方要求通過手機銀行向指定賬戶充值轉賬1000元。但充值后久未獲得提現,再聯系時微信群已解散,群主也將高阿姨的微信拉黑,這才知道上當受騙。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老年人對微信公眾號中的偽科學、“秘聞”“偏方”等文章深信不疑,并熱衷于轉發。退休教師吳強關注了20多個微信公眾號,喜歡把奇聞軼事和保健知識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分享,變成親朋好友中的“知識達人”“養生專家”。“我爸經常把從網上看到的養生文章傳給我,告訴我這個不能吃、那個怎么吃,講究特別多,可有些根本不靠譜。”吳強的女兒很無奈。

“現在有些不良微信營銷號抓住老人的心理,胡編亂造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文章來吸引老年人瀏覽轉發,從而獲得流量,老年人在不知不覺中充當傳播謠言的角色,偏聽偏信甚至危害身體健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社科院和騰訊發布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顯示,67.3%的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或疑似上當受騙過,受騙信息類型主要為免費領紅包、贈送手機流量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老年人發覺受騙后尋求幫助的比例較低。

專家:老年人“觸網”也需正確引導

“ 因為長時間不活動導致骨骼肌肉損傷或是心血管意外發生;因為輕信謠言或是所謂的保健偏方而賠了錢財、損了健康;因為父母一方樂此不疲的上網、另一方倍感孤獨加劇家庭矛盾等等。這些老年人沉迷網絡帶來的問題,需要我們為他們做有效的網絡科普教育。”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徐佳認為,要時常提醒老年人上正規網站,不要點任何不熟悉的鏈接;不加不認識的人或是長期不聯系的人為好友;不要輕信所謂的偏方或是贈品;不要隨意轉發未經核實的不明來源的消息;勞逸結合、不能熬夜或是長時間上網。

社會眼|老年“手機控”增多 銀發族如何正確“觸網”賦彩生活?

教老年人使用手機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邢曉明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老年人不該成為數字生活的局外人,老年人上網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事,但是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沉迷于網絡。從家庭角度,子女應該給老年人更多關心和陪伴,降低其孤獨感,減少對網絡的依賴,同時幫助他們學會辨別真偽。從社會角度,社區可開設一些特色老年活動室或老年特長班,培養老年人興趣愛好;涉老機構要為老年人社交、娛樂、健身、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讓他們有動力放下手機、走出家門。網絡平臺應加強對虛假信息的治理力度,媒體可加強對判斷網絡詐騙信息的宣傳,增強老年人網絡安全意識。通過家庭關愛、朋輩互助、社區宣傳、平臺履職、社會關注,幫助老年人正確“觸網”,樂享時代紅利。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0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上午9:50
下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上午9:56

相關推薦

  • 戒網癮電棍(戒網癮電擊是誰)

    如果將你送進精神病院 你要怎么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1973年 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 提出一個概念: 只要一個人被認定有精神疾病 他的一切行為都會被視為反常   2…

    2022年5月18日
  • 這樣就可判斷孩子是否患上“游戲障礙”

    孩子玩手機游戲上癮,不讓玩,要不苦苦哀求,或者情緒對抗,甚至跟父母發脾氣,怎么辦? 這個問題,可能不少父母都會遇到。 游戲成癮可能是一種病。今年5月25日,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正式…

    2022年4月3日
  • 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絡游戲?

    如何幫助孩子戒掉網絡游戲?隨著電子產品和網絡的盛行,很多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由于長時間的玩網絡游戲,導致孩子出現很多負面問題。例如睡眠不充足,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學習成績下降…

    2022年1月24日
  • 關于網癮少年的故事(網癮少年和他們背后的家庭)

    關于網癮少年的故事(網癮少年和他們背后的家庭)   戒除網癮?目前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種,第一種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沉迷網癮,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夠了,自己醒過…

    戒除網癮 2022年8月1日
  • 坑神戒網癮(網癮戒除大師)

    近日,曾開辦“網絡成癮戒治中心”,使用電擊“治療”網癮的“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被網友爆料出席參加了精神科培訓開班儀式、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大會,現任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臨沂…

    2022年5月15日
  • 砍手戒網癮(手癮戒斷癥)

    天天打游戲,連續打一年,這是病! 也許你想不到,游戲成癮 會使人的腦部結構的改變 與毒品、酒精等物質成癮者相似 在杭州,有個孩子竟為了玩游戲 剁掉了爸爸的一根手指! 昨天,游戲成癮…

    2022年5月13日
  • 網癮禁網癮成因

    孩子規則意識的建立,更多的是在考驗家長。很多家長不想發生親子沖突,或者不太忍心,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軟,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應該是有獎有懲,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建立手機網絡界限的規…

    戒除網癮 2022年3月17日
  • 這個家長只用了這2個方法,根治了六年級兒子“手機癮”

    近日,家在廣州的李先生因為玩手機的事情,與上六年級的兒子發生沖突。 原來,因為李先生平時工作忙,兒子放寒假在家都沒怎么管過,過年期間發現孩子已經玩手機上癮了。 不愿意走親訪友,有人…

    2022年4月14日
  • 網癮戒除在線咨詢(戒網癮中心)

    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遍布全國各地,而網絡游戲也成為很大一部分人消遣娛樂的方式。但這也導致一些青少年學生沉迷與網絡游戲,從而影響到青少年們的正常生活、學習,同時也令很多家…

    戒除網癮 2022年4月27日
  • 國家正規戒網癮醫院(國家網癮治療中心)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兒童青少年心理、網絡成癮咨詢門診的需求,解決工作日、上學日無法就診的困難,進一步優化中心的門診服務,凸顯亞專科特色,方便患者按需就醫,達到專病專治的效果,11月20…

    戒除網癮 2022年5月4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呼图壁县| 五莲县| 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邢台县| 龙海市| 咸丰县| 临沂市| 托克托县| 江川县| 灵石县| 涟水县| 甘德县| 庆云县| 苗栗市| 谢通门县| 明光市| 确山县| 邵阳市| 阜康市| 攀枝花市| 姚安县| 疏附县| 濮阳县| 望城县| 临沂市| 石柱| 库尔勒市| 环江| 顺昌县| 建阳市| 余庆县| 闽侯县| 繁峙县| 宿迁市| 临沧市| 南部县| 大埔区| 南溪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