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年級厭學走極端怎么辦?孩子叛逆厭學,家長焦慮抑郁。
一年一度的“雙減”,拉開了孩子以后學習的序幕,也讓家長從為孩子擇校焦慮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昨天,一個個名人發憤圖強、胸懷博大的父親,看到女兒在校外的網吧打游戲,內心該有多難受?今天這篇文章,想給“網癮爸爸”們一點建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由于部分網民“眾籌私教”,有一部分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更好地成長,甚至選擇給女兒開設網絡課程。
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初“眾籌私教”有多么的科學,竟然會把孩子變成“網癮少年”。
當我在為女兒戒網癮后,我才知道為什么孩子會“游戲成癮”,為什么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惜犧牲自己的親情,我才知道孩子“網癮”是個真的病,是一種病,需要專業治療,需要家長一起努力。
專家:戒癮要從娃娃抓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寶
網癮少年是一種病,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寶,更不要讓孩子成為網癮少年。
現在很多孩子是嬌生慣養的,從小到大,沒有什么零花錢的時候,就想買各種游戲,吃好吃的。
他們沒見到父母有任何欲望,他們又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能通過手機來讓父母多給他們一點零花錢,在家里,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愛。
前段時間我帶孩子去公園看過世界杯的事情,印象深刻。
那天室外陽光燦爛,氣氛很好,我倆坐在草坪上聊天,我們聊了很多。
當時有個孩子看到我們玩游戲時就纏著要,父母很爽快的答應了,于是很爽快的把錢交給了孩子。
孩子們圍著足球,踢足球,踢球,玩泥巴,玩得不亦樂乎。
看著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覺得很幸福。
下一次的時候,兒子要大塊積木,我問他想不想大塊積木?他說想,但是當時很小,其實也沒什么用。
然后,我就告訴他,想大塊積木大塊,也可以每個形狀可搭個兩三米,只要讓他有這種自由玩耍的體驗,他就會特別愿意去做。
我對兒子說:“寶貝,你是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說:“我也不知道啊!我覺得那是一個小小的改變。”
聽了兒子的話,我對他說:“你是不是想發明一種更加豐富的玩具呢?”
兒子說:“當然是想要那個積木,可是我們玩了好久沒能看到他了。”
我笑著說:“是呀,你的小想法多么不錯呀,那你應該滿足你的小想法,如果你想擁有這種積木,你就好好利用它。”
兒子說:“當然是要玩具了呀。”
我夸兒子說:“今天你去參加活動,為了讓小朋友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成果,你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說明你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
兒子聽完后,明顯地感到很高興。
原來孩子還沒有去幼兒園的時候,我把自己的東西放在了桌子上,現在他知道主動和我們分享。
這就是在用行動“感動”孩子,而不是用情緒去威脅他,這會讓他對幼兒園產生抵觸心理。
我也改變了和兒子的溝通方式,讓他在家多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并不是讓他回去就完事了,而是要用行動去帶動他。
就比如在周末,我帶著兒子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公園里玩,門票夠買完回家,兒子就在草坪上玩了起來。
到了晚上,我們就在草坪上玩沙子和波波蕩秋千。
玩了幾次之后,兒子說:“媽媽,我可以玩沙子,你幫我找旁邊的小哥哥一起玩嗎?”
我看著兒子的眼睛說:“當然可以啊,你是哥哥你的同事,媽媽也是你的同事,你可以跟他們一起玩沙子,但是不能用手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