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周珊)55歲的劉先生患有帕金森癥,一直吃藥治療。半年前,劉先生突然開始沉迷網文和網購,脾氣變得暴躁,原本恩愛的夫妻關系也變得緊張。直到近日,他因帕金森癥加重住院治療,才查出其性情大變的原因,竟是擅自增加藥物劑量引發的副反應。
十天前,剛剛入院的劉先生粗暴地趕走了在病房陪同的妻子,由于脾氣暴躁且不愛與人交談,后續治療讓醫生們犯了難。
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神經內科李進副主任醫師與家屬交流時得知,半年前,劉先生突然開始沉迷手機網絡,不是看武俠小說,就是各種網購,家里的餐具買了五六套、帽子十余頂。對于劉先生的性情大變,妻子吳女士多次溝通無果。李進醫生細問下了解到,為了控制帕金森癥病情,劉先生半年前自行增加了3倍的藥量。
經完善檢查排除了帕金森癥加重的可能后,劉先生被確診為沖動性控制障礙,這是一種因長期服用或短期內陡然增加治療帕金森癥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而引發的副反應。李進解釋,藥物作用會讓患者對沖動性購物、沖動性服藥,甚至病理性賭博等各種成癮綜合征的易感性大幅增加。
考慮劉先生的病癥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家庭關系,李進為他制定了調整藥物種類及用量,結合心理輔導的綜合治療方案。同時,與其家屬進行了完善的溝通及疾病科普。在醫護團隊和家屬共同配合下,劉先生的成癮性藥物副作用成功消除。
李進表示,因不當服用抗帕金森病的藥物,尤其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類,而產生的強迫性購物、飲食等行為,以及刻板性運動等不良反應,容易和單純的性格、心理問題混淆,而被延誤治療,直至引發嚴重的家庭矛盾及社會矛盾,給帕金森病人群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李進提醒,帕金森病因病程長、用藥復雜、藥量大,往往需要患者及家屬有充分、堅定的心理準備“打持久戰”。在關注身體癥狀的同時,也應注意服藥過程中產生的異常行為,一旦出現沖動控制障礙、幻覺、認知功能改變等,一定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神經專科就醫,調整藥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