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反第一次大“圍剿”
一九三一年春
萬木霜天紅爛漫,
天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干,
不周山下紅旗亂。
歷史背景:
一九三0年,毛主席堅決抵制了 “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正確的革命路線,使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革命事業的迅速發展,使得蔣介石反動派大為驚慌。于是在一九三O年底,軍閥間狗咬狗的混戰結束后,蔣介石便糾集了十萬兵力,以偽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司令,蔣匪軍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以張輝瓚師、譚道源師為主力,由北向南,從吉安到建寧一線,分八個縱隊,分兵合擊,向江西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大“圍剿”。當時紅軍約四萬人,集中在江西省寧都縣的黃陂、小布地區。面對數量眾多的敵人,毛主席英明地采取了撒開兩手,誘敵深入,然后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首先把敵人誘入我人民群眾條件良好的根據地內部。毛主席又選定張輝瓚師作為紅軍首戰殲滅的對象。張輝瓚的部隊居于龍岡,龍岡對于紅軍來說是極有利的作戰陣地;又是敵軍戰線的中部,可以實行中間突破,從而打亂敵人的陣線。張輝瓚部是魯滌平的主力,張輝瓚又是敵軍的前線總指揮。將張部殲滅便可以基本上打破第一次“圍剿”。
一九三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紅軍在龍岡集中了四萬兵力圍殲張輝瓚的九千敵軍,這一戰殲滅了張輝瓚的師部和兩個主力旅。敵軍九千人無一漏網,師長張輝瓚也被紅軍活捉,這一仗嚇得譚道源師向東韶逃跑,紅軍跟蹤追擊,將譚師消滅了一半。其余敵人魂飛膽喪,紛紛逃竄。第一次反“圍剿”,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從一九三O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一九三一年一月一日,歷時五天,便勝利結束。這是毛主席軍事思想的光輝勝利。
蔣介石第一次“圍剿”慘敗后,惱羞成怒,經過四個月的準備,任命何應欽為總司令,又糾集了二十萬人撲向江西革命根據地,開始了第二次大“圍剿”。毛主席這首詞作于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第二次反“圍剿”的前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