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表妹兩口子因為孩子學習的事經常吵架,因為我是我們這是重點小學的老師,雖然我不是直接從事直接科目的教學老師,但多少比普通人知道一點孩子學習方面的事,所以他們經常給我打電話。
春節前他們就想讓我幫孩子找一個補習老師,他們家瑞瑞小學二年級本來小學入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是拿入學測試滿分入學的孩子,一年級的時候還排在年級前幾名,但是到了二年級的時候發現孩子跟不上了,成績滑到了中游,表妹很著急。
表妹總覺得小學的成績是基礎的基礎,如果基礎打不好,那么上了中學以后就更加難弄了。但是表妹夫是慢性子,總是說孩子自己調整過來就好了。但眼瞅都要期末考試了,孩子還是完全不在狀態。
表妹春節前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就想讓我幫著找一個補習老師,那期末考試之前就是各科老師都非常忙的時候,問了幾個老師都沒有時間,就跟表妹約了一下看看孩子的成績再說,寒假的時候有充裕的時間再進行調整。
期末考試瑞瑞的成績果然不是很好,我聯系了我們學校最權威的語文教學的年級主任,恰巧她的愛人也是數學年級主任,約好了時間,讓表妹帶著孩子的期末考試卷子,陪她一起讓兩位老師給分析了分析。
這兩位老師都是我們學校里非常有經驗的老師,通過孩子卷子就分析的八九不離十。
看著表妹焦急的神情,他們表示非常理解。因為誰家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且往往就一個孩子,誰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但孩子不是一天就能改變的,這就需要家長在幫助孩子改變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心態:
首先,家長不要過度焦慮,以免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如果孩子的只是本身暫時性的問題,家長過于焦慮的話,就會形成不良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
小孩子的信心都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如果接連挫折,家長又不能正確處理的話,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難以度過這種情緒沖擊的。本身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不是很強,如果家長情緒反應又過于強烈,那對孩子來說是不亞于第二次打擊。
第二點,根據孩子的卷面分析,兩位老師都說這個孩子很聰明,因為后半部分比較難的題。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都做對了,但反而前面很基礎性的題,出現了不應該有的丟分。這就證明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不夠嚴謹,沒有形成檢查的習慣,最后一道大題沒有完成,可能是時間不夠了,但是完成的部分基本都是正確的,就證明這個孩子還是有實力的。
家長下一步需要調整的就是不斷規范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養成高效完成認真檢查的學習習慣,這個孩子的基礎還是不錯的。
第三,家長對孩子短時間的落后不要失去信心, 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具體的毛病,幫助孩子改正,而不是依賴家教和輔導機構,這樣會誤導孩子自己發現不了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的問題。
比如說是不是學習流程掌握的不夠?還是學習習慣不好?還是經常性的拖拖拉拉?只有正確的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孩子以后才能在慢慢摸索中改正自己的不足。
這就跟孩子生病是一個道理,生病這個過程孩子自身會產生抗體。但你如果應用藥物把孩子的發燒給壓制下去的話,那么如果孩子自身沒有抗體,他下次遇見外界條件變化的時候依然還會發燒。
道理雖然簡單,但是家長因為焦慮往往會忽視到這個實際的問題,總想通過“藥物”來改善孩子的情況,而沒有從根本上幫他改正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的能力。
對學習習慣的梳理就是幫助孩子檢查自身應變能力,比如說課前預習 、上課筆記、課后復習、復習后寫作業,這些流程有沒有完全按部就班的走,往往小孩子放了學不進行復習就直接寫作業,復習后寫作業,這個環節經常被忽視,其實是欲速則不達。
如果沒有完全純熟的掌握上課知識,作業做起來也不會很順利,還不如重新復習鞏固一遍,以后再做這樣效率才能更高。
家長要嚴格的掌控孩子學習流程不允許他出現偷項漏項,在這個基礎上再強化他的學習效率、通過控制時間、提高速度等等方式讓他進行嚴謹性的訓練, 慢慢的他就能改變拖沓的毛病,形成嚴謹認真的習慣。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