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原本半個月的寒假延長許多,學生們高興終于可以在家多休息幾天,家長和老師們就犯難了,原本行走在幕后的家長如今走到臺前,老師線下走進了線上,和主播“搶飯吃”。
督促孩子學習成了家長和老師共同的難題。
這不,姐姐家也是這樣,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每天剛柔并用、斗智斗勇,盯著孩子學習比自己學習還要累。
老師好不容易熟悉了網課的操作流程,準備大展拳腳,誰知:
現實赤裸裸撕去理想的面紗。
比如:拿張照片立在電腦屏幕前玩“金蟬脫殼”,假裝認真聽課。
還有上著上著,睡著了。
更有吃著蘋果、零食,聲音都要蓋過老師的講課聲……
不管家長和老師如何苦口婆心地說學習的重要性,話語的分量永遠輕的像羽毛,風一吹連痕跡都留不下。
偶然看到衡水高中的新聞,新聞的內容是:
2020年2月15日,距離高考還有112天,受疫情影響,衡水一中學生在家備考。
一名高三學生介紹,他們作息跟在學校一樣,每天5點40分起床早讀,上網課女,做8套題,他說明年是新高考,沒有退路,但也不希望高考延期……
沒有家長的嚴壓嚴管,衡水高中的學生是如何堅持在也能保持和學校一樣的學習作息的呢?為什么家長的嚴壓嚴管,孩子會越抗拒學習呢?
01
調動孩子內驅力,很重要
很多時候,父母覺得孩子缺乏自制力,學習就應該嚴管嚴壓,正如之前很火的電視劇里,陶虹飾演的母親。
為了很好的看管孩子學習,強化規劃英子學習和生活的每一步,家里還裝上了隔音墻,半透明學習室,甚至連孩子的志愿都不給孩子自主的選擇性。
最后逼迫得英子抑郁想要跳海。
為什么嚴壓嚴管沒有得到意料中的結果?嚴壓嚴管中的誤區在哪里呢?
很多成年人覺得:我不得不工作,因為要生存、要養家;不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工作對于我們來說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懷抱這種想法得成年人,做了家長后,就會下意識得傳達給孩子一種觀念。
孩子必須得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好的工作,學習是唯一的選擇。
孩子接受家長的想法,覺得家長都覺得工作很累,不想工作,那么我為什么要好好學習呢?學習很苦,不好好學習還會被罵,內心里會更抵觸學習。
所以嚴壓嚴管,會激起孩子的抵抗欲,不是孩子不想學習,而是因為“你”孩子無法體會學習的樂趣。
學習的路上我們不應該逼迫孩子學習,而應該誘導孩子和你說:我必須要學習,因為熱愛。
這也就是孩子自身的內驅力。
心理學指出:
內驅力是指:有機體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推動力,是一種內部刺激。有機體會產生各種需要,當需要沒得到滿足時,有機體會產生自我驅動的能力。內驅力引起反應,反應導致需要的滿足。
因此:內驅力與外界的壓力無關。
那么該如何調動孩子本身的內驅力?
02
調動內驅力的方法
1、肯定的言語
《愛的五種語言》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
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對那些安全感低的人,缺少安全感時,就會缺少勇氣。而這時,如果能給配偶一些肯定的話語。往往會激發出對方極大的潛力。
成年人仍需要肯定的言語,孩子肯定更需要。
教育家麗塔·皮爾遜的TED演講里,提到了一段經歷。
麗塔·皮爾遜曾教過一個最差的班級,這個班學生的學術素養差到她想哭,麗塔·皮爾遜的方法是,告訴這些孩子:“你們進了我的班級,因為我是最好的老師,而你們是最好的學生,他們把我們放在一起來給其他人做個好榜樣。”
有學生問:“真的嗎?”
麗塔·皮爾遜說:“當然是真的。我們要給其他班級做個榜樣,當我們走在樓道里,因為大家都會注意到我們,我們不能吵鬧。大家要昂首闊步。”
她給了這些孩子一個人設:“我是個人物。我來的時候是個人物,我畢業的時候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物。我很有力,很強大,我值得在這里受教育。”
9個月后,這些被稱為人物的孩子們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他們真的越來越像一個優秀的人物。
麗塔·皮爾遜用了一個簡單的方法:肯定孩子是更好的人,肯定孩子是他人的榜樣。避免了一場教師與學生的內戰,并指引了孩子正確的方向。
肯定的言語,就像春天的細雨,于無聲處滋養人的心靈。
2、樹立明確的目標或者榜樣
衡水高中“學霸”勵志演講中有這么一段話:
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城市就是我的夢想,廣東對外開放的前沿,我把它做成卡片隨身攜帶;上海全中國最大的城市,我把它拍成照片貼在課桌上;西安大唐不夜城我做夢都會想起它……
這些夢想就是他的目標,他想有一日憑借自身的努力去看看這些美麗的地方,向往使他疲憊時有了繼續奮斗的動力。
有一句話: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做那,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里的房似錦,出身在貧困的農村,父母親都不希望她讀書,由于家里窮、孩子多,母親希望她讀完小學就出去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但是房似錦就是想要讀書,不想走父母親給她鋪好的一條錯誤的路。
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明確的目標,她離開了農村,來到了大城市,靠著不斷拼搏,讓自己變成了靠自己就能吃上飯,而不像她的弟弟年紀輕輕還要剝削姐姐替他買房、還房貸。
明確的目標就像行駛在黑暗中亮起的一盞燈,讓孩子在迷茫時也不會丟失方向,而父母能在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正確的榜樣。
3、遵從孩子自身的愛好
電視劇里有一對母子,孩子讀七年級,學習成績每次都是倒數,母親為了孩子的學習,急的頭發都要白了,孩子教了不聽,母子都要變成“敵人”,后來轉學換了一個初中,新的初中能夠根據孩子自身的愛好進行培養。
如今孩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參加了全國機器人大賽拿了金獎;母親也高興終于不要為了孩子的未來而絞盡腦汁。
03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
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
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遵從孩子自身的愛好,不是一味的放任自由,而是通過仔細地觀察,找到孩子的特長,感興趣的地方加以誘導和培養。
孩子有了自身的內驅力,在艱難的環境里也能自己成長,就像種子在石縫里也能扎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而父母也可以放心,終于可以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而不是彌漫硝煙味的“敵人”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