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訓練營的孩子最后怎么了?
案例:
厭學訓練營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遲到、曠課,還有抑郁,而且反反復復,想要逃避。
心理咨詢師分析:
這是個非常典型的孩子,父母在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對孩子的痛苦渾然不知,這是父母最嚴重的錯誤。
根據大量的青少年心理咨詢個案的實例,以及心理咨詢的案例,總結出孩子厭學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孩子的無力感,沒有掌控感,一旦有了挫敗感,孩子就會陷入無力感的困境,用厭學來作為對抗父母的武器。
孩子的無力感,是由于父母給的壓力太大,孩子無法承受,用厭學來表達對父母的反抗。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我們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才能和孩子共情。
在親子關系中,父母過分的強勢和控制,只會加重孩子的無力感和無助感,“我不想學習,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學習很苦,我就是不想學習”,孩子的厭學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家長必須了解清楚,并且對癥下藥。
孩子厭學,常見的原因:
第一種,父母的過度關注
,導致孩子對學習這件事的感受,被父母、老師過度關注,被父母過度關注,所以孩子沒有獲得價值感,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就把自己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境地,形成抑郁、焦慮的情緒。
第二種,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
,主要來自于學習的創傷
,孩子經常遭受到父母的批評指責,甚至于打罵,這種長期的心理創傷還可能導致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內向、膽小、自卑,不敢與人交往,成績也直線下降。
第三種,是孩子有過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
,也就是創傷事件導致孩子出現了情緒爆發。
第四種,是孩子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
,主要來自于“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
。
有的孩子上學時成績名列前茅,學習很刻苦,但到了初中,由于學習任務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增加,加上家長和老師對他學習能力的過度要求,孩子學習自信心受挫,情緒爆發的時間更多,再加上學校對其學習狀態的不重視,孩子的厭學情緒就會更嚴重,孩子也會更加無心學習,對學習更加抵觸。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網上有人問:“如何看待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感情突變”,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愛的、關注的和自我的,就被打敗了,還在原來的地位,我想我需要的愛,全都喪失了”。
孩子在青春期出現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會經歷,作為家長無需過分擔心,積極應對孩子青春期的情緒起伏,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理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多一份助力。
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父母不要過度恐慌,要通過正面管教,引領孩子走出困境。
如何引導孩子
厭學?家長首先要摒棄“唯成績論”的觀念,以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給孩子傳遞太多的壓力,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有放松的機會,努力、主動地投入學習過程,不要因為成績不好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厭學行為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階段性,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一旦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必要時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并試著去戰勝厭學情緒。
一、培養興趣,放松心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家長可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的興趣,要讓孩子將學習和快樂結合起來,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就會對學習有了正面的促進作用。
二、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孩子制訂出合理的學習計劃,并督促孩子按照計劃執行。計劃每天要記幾個問題,每一天要記多少筆記,幫助孩子制訂每一天的學習計劃。
三、家庭計劃要清晰、具體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孩子確定出一個易于實現的小目標,并讓他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四、親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要具體可行,要有計劃。家長要陪著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將學習目標進行具體化,學習計劃要有針對性,針對性強,孩子往往會很有成就感,對學習會更有興趣。
五、孩子懶惰是因為家長的縱容
有些家長在家中孩子懶惰的時候,喜歡對孩子進行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家長卻沒有任何的獎勵。或者對孩子過于敷衍了事,根本沒有任何獎勵的概念,只是滿足了孩子的一些需求,而這種教育也會讓孩子慢慢地對學習失去興趣。
六、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家長的原因
有些家長在家里會給孩子制定一些比較固定的學習時間,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卻不允許孩子停下來休息,這會讓孩子的心里產生一種想法:學習是一個苦差事,自己是沒有辦法進入到學習狀態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