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上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性格問題,有的是和父母對抗。有的是師生關系問題,有的是沉迷網絡游戲,有的是抑郁焦慮情緒問題,還有的是人際關系問題。
01 從行為背后看見孩子的訴求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不上學的行為的時候,往往會怒火中燒,忍不住要對孩子說出一些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說不上學怎么行,你就在家里不上學,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不求上進的孩子,你看看你媽媽都沒臉去上班,丟人現眼了!”
“跟你說了多少遍,要先寫作業再玩,你就不能自覺點”
“你就不能做完作業再玩,都遲到了”
“這么晚了還不寫作業,以后到底有什么資格玩手機?”
“不好好學習,以后怎么考得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一輩子都毀了”
……………
面對家長的各種高談闊論,孩子總是一臉茫然,不為所動。
家長明明白白地向孩子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但孩子卻不接受,只有被無視的大哭大鬧,才能換來家長的一句漫不經心的“我說的都是對的”。
面對家長的種種指責,孩子只會覺得厭煩、憤怒,既不想聽,也不愿意改,最終導致親子之間矛盾加劇。
2、態度強硬,反而加劇了孩子的叛逆
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父母的態度應該是不一樣的。
從嬰兒期開始,父母的態度一定要溫柔,態度一定要堅定,孩子才會知道父母是很堅定的,他們也就不會用哭鬧來威脅父母,否則就會慢慢試探父母的底線。
3、不要輕易妥協,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父母應該把自己的底線做到“溫和而堅定”。
首先,家長要清楚自己制定的原則,并且在制定原則之后,不能妥協。
比如制定規矩,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是在試探父母,并且對于家長的這個原則很看重,一旦孩子違反了,家長就會覺得特別沒面子。
而孩子小的時候對于規則是非??粗氐?而且也會特別在意,所以家長對孩子定的規矩很容易就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要么隨意妥協,要么哄著來。
所以當孩子提出的要求出現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縱容,但是要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
比如,孩子想要玩手機,而且還有一大堆的理由,比如說學習累了,想要放松一下,家長就會同意。
但是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直接說,媽媽你不會,你不會,你不想學,就直接說自己不會。
這樣的溝通方式,既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會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期望,不僅會讓孩子覺得受到傷害,還會給孩子一種不被尊重、不被信任的心理壓力。
而且孩子的這種心理壓力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家長很容易出現在孩子出現問題時,認為孩子不懂事,不體諒自己,自己付出那么多,孩子卻不懂得感恩。
第二,脾氣暴躁,愛頂嘴。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會首先想到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家長總是想孩子能夠改掉這樣的毛病,于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會想通過自己的暴脾氣來控制孩子,可是家長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性格就是如此,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中,家長的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缺乏安全感。
很多孩子經常會把自己關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長期以往的話很容易出現情緒焦慮的情況,當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漸漸的也會變得非常的內向。
很多家長想要通過改變孩子的性格,但是卻發現自己很難改變,而這是因為家長對于自己不自信的行為,是非常的在意,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改變,所以這就導致了家長的負面情緒是非常的嚴重的。
第四,沒有安全感。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對孩子說出一些不恰當的話,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的改正,那么孩子長大之后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所以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的時候,還是需要家長管好一些,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因為有一些孩子其實是非常的需要家長的陪伴,但是家長很多的時候卻忽視了對于孩子的陪伴,導致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變成了這個樣子,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其實內心是非??释玫郊议L的陪伴的,而這個時候家長并沒有滿足孩子需求,就會導致孩子有一種想要得到家長的關心的感覺。如果沒有被滿足的話,那么孩子就會感覺到有壓力,導致孩子的內心產生巨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叫做孩子叛逆的心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要能夠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有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讓孩子在得到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四、家長如何做好榜樣
家長應該懂得自己的缺點,特別是一些容易受到大家情緒干擾的事情,家長應該做好表率作用,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出一丁點的情緒,這樣的情緒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加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