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厭學是很多家長特別頭疼的問題,我接到很多家長反映,厭學問題更嚴重了,無論你怎么打罵孩子,都不起作用,這就是孩子厭學的表現。家長擔心,孩子更焦慮,有些孩子也說不知道為什么上學?
其實對于孩子厭學,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的學習提出高要求,高期待,然后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然后家長不斷地施加壓力,不斷地讓孩子厭學。這些標簽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會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家長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會讓孩子有一種“我不學習,做什么都行”的心理,但是卻不會讓孩子自己愛上學習,成為一個不學習的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家長別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了,給孩子找一個喘息的機會
首先,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一種壓力,孩子就會想要逃離,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其次,孩子在學校中遇到的困難,家長要積極的去引導,如果孩子是因為在學校中遇到了一些問題,而不愿意去學校,家長就要多給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自己明白在學校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幫助孩子解決,這樣他就會漸漸地重拾信心,厭學的情緒就會慢慢好轉。
最后,就是幫助孩子找一些其他的方式來釋放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爆發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學校里邊就不會那么容易暴躁,那么孩子的性格就會比較平和,性格也會比較好。
因為在家里他還是那個孩子,所以當孩子的情緒上來的時候,或者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馬上想到一個方法來幫助自己緩解這種情緒。
這種方式一直用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每當孩子在學校里回來跟你說,老師今天某某某了,某某某就是我的同學了,就是我昨天的同學,他不小心說他沒有交作業,然后他就特別的難過,但是我知道他今天去上學了,但是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他就覺得上學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那么這時候他就會選擇逃避,因為如果回到家里他的父母就會對他說,你如果不想寫作業,就不寫作業,等到了學校老師就給你退學,所以他就會覺得在家里他沒有價值,沒有成就感,所以他就會逃避到網絡上,因為在家里他是一個自尊水平比較低的人,而且他會覺得在學校里面沒有價值感。
為什么很多孩子厭學,他在學校里面感受不到價值,學校里面沒有成就感,感覺不到快樂,這是網絡成癮的特征,因為他在學校里面,他是一個人際關系比較好的一個人,他的人際關系比較好,他跟誰在一起,他都會比較輕松,所以他都會很快樂,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逃避到網絡里面去,所以他要把自己在學校里面沒有辦法應對這種他自己感覺到害怕的人或者特別的東西,都回避掉,就是他回避不了,所以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逃避到網絡里面去。
第三,就是我們在現實當中有很多的孩子他在家里里面是得不到溫暖,沒有辦法在學校里面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那么他就會把自己的這種沒有成就感的這種怨氣撒在游戲里面出來,然后呢去游戲里面去實現自己,成就感,然后呢,通過游戲里面去表達自己,因為在現實當中他沒有辦法的辦法的時候,就逃到網絡里面去,因為在那個地方他沒有可以自己去抒發自己的一個出口,在那個地方他沒有人可以給他支持,
就是虛擬的這種,在現實當中他沒有辦法的時候,他的這種攻擊性就會釋放,然后呢,他就會通過這種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他的存在感就會得到滿足,他就會開心的跑去玩兒,
但是有沒有關系呢?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的人去指責,去說孩子,你是不是這樣子啊,你就是這樣子啊,你是不是我做的不好啊,我沒有辦法,我真的很想做,可是有什么辦法,只有通過游戲,我可以不做這些事情啊,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辦,所以就哭啊,啊,傷心啊,通過游戲那些事情來表達出來啊,通過游戲去釋放壓力啊,他要么就是通過這個啊,就是通過這個來表達自己的存在。
孩子在游戲里面能獲得他想要的尊重,他在現實當中沒有得到。
假如他這個現實當中沒有得到尊重,在現實當中沒有獲得,他就會去網絡世界去尋求。
而家長假如說你這個東西沒前途,或者說你在這個學校不受歡迎,你就去網吧當電競游戲主播,或者說你通過這個事情獲得了一些特別的成就感,但是他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獲得。
那這個其實也是一種現實的一些東西,就說他在游戲當中沒有能夠獲得這些東西,所以他在游戲當中就會去釋放他的這種壓抑的一些情緒。
而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在生活中的方式就是暴力,他就會去網吧當中去釋放他的攻擊性。
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我們也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孩子在網絡當中去釋放他的攻擊性,或者說他去用一些攻擊性的行為去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