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二年級孩子厭學
厭學,看的是學習這件事,孩子的表現形式不同。
有的是厭學情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習沒動力,學習效率低,作業也不寫,成績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有。有的是厭學情緒
,周一到周五上課精神不集中,下課也不去,學習態度非常消極,甚至會說討厭學校,不想去學校。有的是厭學癥
,由于情緒問題導致不能正常學習,甚至出現了輟學的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
也有一些是厭學癥比較嚴重的孩子會一直請假,不肯去學校,或者是根本就不去學校。
有些是因為和老師有矛盾
,或者是被老師批評了。
孩子在學校里面感覺到難受,回來又不能好好吃好喝,還要問家長要手機,家長覺得孩子煩,就忍了,給孩子玩手機。
這樣家長就經常這樣,孩子玩手機。
于是孩子手機上癮了,就開始玩游戲,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就沉迷游戲不能自拔。
有的家長說,我們對孩子玩游戲怎么辦?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能解決嗎?
有的家長說,我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孩子的手機,交給我保管,我自己什么時候也不知道。我讓他自己管理手機,他沒有手機,不知道怎么管理,管不了。
有的家長說,我已經跟孩子約法三章了,是不是可以偶爾玩玩手機,半個小時呢?
有的家長說,不行,就必須在寫作業的時候把手機給我,這就是家長想要的結果,你不讓他玩游戲,他會玩其他的東西,這就是一種雙標,沒有正確的雙向關系。
還有的家長說,我們也沒給孩子定規則,他不遵守規則怎么辦?這就是沒有立規矩。
建立邊界之前,家長們應該先去了解,為什么孩子需要游戲?是有一些游戲能讓他感覺到開心,還是有一些游戲能讓他害怕,比如說,毒品、酒精、犯罪、恐怖等等。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行為,比如說一些不良行為,比如說一些孩子經常說謊,還有一些孩子不上學,晚上不睡覺,早上起不來,白天又要上網,不給手機就大吵大鬧,家長又該怎么做,來改善這種情況呢?
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孩子的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再來找到應對的方法。
那面對這些行為,我們要從哪幾個點來具體分析呢?
第一個點,找到孩子網絡成癮的原因。
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玩游戲就會非常生氣,會強制要求孩子不要玩,但是孩子其實是很不樂意的,他們可能就跟家長”斗智斗勇”。
比如說孩子這段時間要去網吧玩,然后家長很憤怒,又很擔心孩子真的上網成癮。
實際上,即使孩子去了網吧,但是還是會去玩游戲,但是玩的結果是什么,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這就是孩子表面上接受了去網吧玩游戲的事實。
而實際上,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有的孩子性子比較急躁,一著急,就會和父母講道理,可是父母講的道理對他來說,他是完全不理解的,所以他就想通過”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告訴父母。
我們通過”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指當其他人表達意見時,別人向自己詢問意見時,應該用”我”,而不是”你”,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所謂”非暴力溝通”就是用言語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關愛,并且在溝通過程中,盡量用談話的方式來達成一致的溝通,而不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其實就是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有效溝通,也是增進雙方的一種情感鏈接的方式,讓孩子在父母的”溝通”教育”下成長。
1. 學會和孩子共情
“非暴力溝通”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家長掌握其中的一項內容。
孩子犯錯誤之后,父母不要直接拆穿孩子的謊言,而是要學會和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事情。
如果孩子的想法確實不正確,父母可以””以毒攻毒”的方式來懲罰孩子,但如果父母沒有在這個時候和孩子進行共情,孩子將很難接受這種方式,甚至可能會變本加厲的去撒謊,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2. “自我保護”
孩子撒謊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他們害怕父母的打罵,所以才會采用這樣的方式來逃避。但是如果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的想法,以他們為主體,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尋求幫助,那么孩子們也會因此更加坦誠相待。
因此當父母發現自己不對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以便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問題所在。一旦父母找到了問題所在,那么孩子自然也會主動的告訴父母,自己的錯誤行為。
3. “父母的權威”威脅
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父母的權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