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叛逆厭學家長怎么辦?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一個朝氣蓬勃、希望在將來環繞世界的懷抱,但是他們的心智還未成熟,在面對很多變化時,他們的情緒也跟著變化,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尊重和幫助。
作為家長,如何預防孩子陷入“毛毛蟲效應”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的心理。
“毛毛蟲效應”在心理學上被當作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它強調的是,無論孩子是出于什么心理,只要他們感到別人的關注,他們就會作出一些反常的行為。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的反常舉動,要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原因,以便及時引導孩子走出這種心理誤區。
二、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孩子向家長訴說他們的煩惱和痛苦時,家長千萬不要輕描淡寫的一句“這有什么好難過的”,因為這樣的話會對孩子心靈上造成很大的陰影。
家長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理解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
當孩子在家長面前大哭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表現得不耐煩,最好能夠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像一個老師一樣,表現得像一個朋友一樣,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告訴孩子遇到困難就哭解決問題,給孩子正確的幫助,而不是劈頭蓋臉的指責,或者是你站在家長的對立面,這不是互相指責,更不是互相攻擊。
有的家長會說,我看見過那些跳樓的孩子,知道上去了還是不行,那我怎么辦?
當孩子說出“我覺得很難過”,家長的態度就應該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可以擁抱孩子,然后跟孩子說,“我也會覺得很難過”,“我也會覺得很難,我理解你的”。
當孩子愿意跟你說對不起的時候,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成功地從“叛逆”走向了“溝通”,而你也會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
愛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
正如上面所說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孩子在向你展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努力,作為家長不要隨意地評論指責孩子。
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關懷,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2、給予選擇的權利,引導孩子自主選擇
對于孩子的選擇,我們總是給予建議,說什么樣的建議都是好的。
但實際上,父母更應該給孩子選擇權,不要自作主張地替孩子做決定,就算孩子的決定很有可能有些許不同。
因為孩子在這種選擇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父母也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就像作家張萌的媽媽說的那樣,放手,就是愛,不是束縛,不是放手,孩子會在這種愛里得到鍛煉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3、給孩子自由,尊重孩子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想要獨立,想要自己做決定。
于是這個階段,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尊重孩子的決定,給予孩子正確的愛,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
孩子到了青春期,也會進入叛逆期,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的是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建議,避免孩子走偏頗的路,這樣才能激發孩子更好的發展。
你家孩子進入叛逆期了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