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 厭學孩子怎么教
小編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剛從外地來到上海工作,沒了孩子的管教,發現孩子在小學高年級、初中的時候學習挺好的,可是到了六年級開始厭學,開始出現厭學的情緒。
我問她是怎么回事,她說是孩子的爸爸每天都會打牌玩游戲,打麻將,后來孩子也學會了打麻將,兩個人一起玩,爸爸打牌一直打到孩子厭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編說你看,你一個成年人打麻將還能玩好幾年,你孩子的孩子你讓一個5歲的孩子打麻將還能玩好幾年?
他問這個媽媽你都沒教孩子啊?
她說你就不教孩子嗎?你孩子有沒有家教嗎?你這種家教孩子有出息?
我說你也有,你這種家教你孩子有出息?你孩子是不是你就這么教出來的?
她說你不教孩子你教不好嗎?你為什么要教他啊?
我說你想孩子好你就得先教好你自己,你想孩子不好你就得先改變自己,你想自己好了你自己就去做好了,
所以,你想自己好你就得努力的,你自己做不好你就得學不好你自己當不好就得不行。
所以我說你就得從現在開始先讓自己,改變自己不知道這個問題,慢慢去做改變,再去促使孩子進步。
他說你不知道,但是我看他這句話,他一定特別想去做,好讓我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父母越是跟孩子講道理,說教越頻繁,孩子越來越煩躁,最后,孩子徹底放棄自己,也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了,因為他覺得父母說的道理是沒有用的,自己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還不如直接說。
這就是嘮叨的副作用,讓孩子徹底放棄自己,真的不愿意聽,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03
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真正地聽自己的話,擺脫嘮叨呢?
第一,學會閉嘴。
少說話,少說多聽,不用說太多,家長的話就事論事就行了。
當父母要孩子聽的時候,無論孩子是否聽懂,都要先表示出對孩子的尊重,然后再進行溝通。
如果孩子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父母說,那么父母先不要急著下結論。
第二,把孩子當做朋友。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而父母應該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只有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孩子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樣父母也才會更了解孩子的心理。
第三,學會示弱。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他會對父母的強勢表示不滿,他們會跟父母對著干。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用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只會對孩子進行說教,并且不會聽孩子講出什么話來,孩子會認為這是溝通沒有什么效果,是我不對,所以父母應該聽我的。
第四,學會和孩子道歉。
當孩子主動道歉時,父母應該學會去表達,并且真誠的去承認錯誤,父母要認真的聽孩子說說道,當孩子需要道歉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的道歉,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做到對孩子表示。父母要學會向孩子道歉,這是父母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最好方法。
第五,父母不要去干涉孩子,但要給孩子辯解的機會。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卻還在一味的替孩子打抱不平,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權利受到了威脅,所以他們也不再尊重父母,因此會用頂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說出來,頂嘴的孩子其實是想要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父母才能更了解孩子,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而不頂嘴的孩子則是父母不懂得與孩子交流的原因。
第六,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讓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喜歡掌控感,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而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要懂得將孩子的成長相伴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可以幫助父母,所以他們愿意為了自己而努力學習。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更加的細心體貼的陪伴孩子,并且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那么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逐漸的消失。
第八,父母要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教育。
很多孩子的厭學情緒都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所以父母要注意把握孩子的教育時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教育時機。而且在這個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打罵孩子,或者是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進行所謂的教育,避免孩子受到暴力的影響。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