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沒法畢業,想重新拿到畢業證,又要工作,哪怕留在北京或者去別的城市工作,都必須得去做。如果說“碩士”不是本科學歷,也不考慮留在北京的話,那選擇去北京,真的是這個選擇的重要性。
之前,我也曾聽到一個案例:
有個女孩來自美國某微軟家庭,為了讓孩子能夠有“飯碗”,就把自己的孩子帶上了去法國留學的火車票,在那里,女孩每天6:30起床,晚上9:30睡覺,家里開了隔音墻壁,為的是讓孩子能夠在國外呆上一個學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就這樣女孩考了三年,這個學期的考試,又排到了全班倒數第五。
后來,女孩的媽媽把這個消息轉告了老師,女孩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之后,堅決反對,說這是老師的孩子,自己唯一的孩子,老師是不會管的。
后來,她媽媽把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訴了老師,老師對這位媽媽說:“你的孩子在學校里比較調皮,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也不認真完成,成績下滑嚴重,如果你去干涉的話,看他在家干什么,你都不管。”
當時,女孩的媽媽還以為孩子是故意的,以為孩子說什么,誰都不想管了,就一個勁的抱怨,然后就是吵架,家長抱怨孩子叛逆,孩子抱怨家長太不理解自己…………
我想,以上這個媽媽,最終的結局,不就是一個,孩子對媽媽徹底失望透頂了嗎?她的情緒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所以,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請先不要急著指責孩子,而是先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此刻你的不滿、憤怒、委屈、難受,你的這些情緒都將毫無保留地宣泄出來,如果你還是覺得身心疲憊,那么此刻,傾聽就不僅僅是先聽孩子的抱怨,而是先表達自己的情緒,等情緒平靜下來后,再簡單地引導孩子如何去處理事情。
02 親子溝通,需從家長自身做起
與孩子溝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朋友們卻沒有想到,其實孩子也有很多的優點,比如這一點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很強,總是喜歡問“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等,其實,孩子并不是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或者對一些現象的好奇,所以孩子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但是由于家長的思維被禁錮,所以孩子的想法也變得越來越少。
可見,想要孩子克服困難,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思維成熟起來。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些讓孩子感到不快樂的事情,比如說:打游戲、刷視頻、看書等等。
當家長真正想要讓孩子擺脫焦慮的時候,這種焦慮就會從孩子的手中溜走。
所以,家長不妨給自己“三分鐘”,放下焦慮,同時又輕松愉快地引領孩子。
2、別讓焦慮影響到你孩子的未來
焦慮的家長,往往都是帶著一種急躁的心態,而且很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去綁架孩子,不管是孩子的事情還是家長的事情。
他們有的只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孩子是家長的復制品,如果不想孩子成為自己,那么就請家長們不要再重復自己的人生,不要再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了,自己的標準還是要做到位。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
3、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不過度焦慮
想讓孩子遠離焦慮,家長就要學會給孩子一些放松的機會。
比如和孩子去散步,去親戚家做客,去鄰居家串門等等。
孩子在家中最好的環境,就是讓他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連這些日常的小細節都做不到,那又有什么資格去要求孩子呢?
4、接受孩子的現狀
你要明白,現在的孩子不是在被寵壞,不是他們“看”著你,其實他們真的不是“看”著你。
看到這里,我相信你一定明白了,其實孩子是我們的影子。
所以,當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時,不要再被嫉妒的問題所困擾了。
我知道,孩子并非是你“愛”的延續。
他們都是希望自己能有尊嚴,能夠被父母理解,能夠被當作平等對待的個體,而不是被管制者的傀儡。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要時刻警醒,孩子并不是你的“私有物品”。
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責任,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犯錯。
如果你有以上的行為,說明你的處理方法得當。
那么,我們就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讓他的人生旅途順利地走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