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又不聽話怎么辦呢?
前幾天,一則“江蘇揚州·12歲男孩因考試不及格,被媽媽反鎖在高速口后,負氣從5樓跳下”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
從12歲的浙江女孩小勇,因為成績不理想,被媽媽強制帶到這里來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采訪過他,他有一個13歲的姐姐,讀初二,是老師眼中“問題學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自暴自棄”,輕生?
13歲的小勇,因為考試不好,被媽媽說了幾句。
于是就有了這一場鬧劇。
原本懂事可愛的他,在被媽媽無端地貼上了“問題小孩”的標簽后,便逐漸喪失了自我,變得不愛說話、性格孤僻,成績也開始下滑。
媽媽得知此事后,卻很著急,她和老師也溝通過很多次,希望能幫助孩子,可孩子始終沒有任何回應。
其實,孩子不是真的想要跟父母說心里話,而是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訴求。
而媽媽卻一直以家長的權威壓制他,完全沒有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需要,父母要多用心去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要怎么正確引導孩子呢?
1.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
作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做法。
在父母看來,孩子是自己生的,養的,不能管了。
在孩子的想法出現問題時,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孩子,讓孩子感到家庭的壓迫。
而要知道,孩子不愿意與父母溝通,往往是因為父母與孩子溝通不暢,或者是父母沒有耐心聽孩子的想法,才會導致孩子叛逆。
所以,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多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3、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不要總是去干涉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誤解,父母應該要多給孩子一些自由,讓孩子更加的獨立。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選擇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出息,所以有些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們更多的選擇,但是父母們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樣的選擇,都要給孩子留出更多的選擇空間。
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管教孩子,這樣的話不僅不會起到一個好的作用,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的平庸,在孩子們的人生當中還會出現更多的選擇,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會比其他的孩子要更加的成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505.html